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IT编程 > python
| C语言 | Java | VB | VC | python | Android | TensorFlow | C++ | oracle | 学术与代码 | cnn卷积神经网络 | gnn | 图像修复 | Keras | 数据集 | Neo4j | 自然语言处理 | 深度学习 | 医学CAD | 医学影像 | 超参数 | pointnet | pytorch | 异常检测 | Transformers | 情感分类 | 知识图谱 |

自学教程:一篇文章带你了解python字典基础

51自学网 2021-10-30 22:21:52
  python
这篇教程一篇文章带你了解python字典基础写得很实用,希望能帮到您。

1. 字典基础知识

字典:是可变的无序集合,以键值对为基本元素可以存储各种数据类型的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字典的开始和结束,元素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键值对,由键(key)和值(value)组成,中间用冒号(:)分隔。如:“wky”:28。字典属于典型的一对一的映射关系的数据类型。

  • 字典可以理解为“映射”,映射是一种键(索引)和值(数据)的对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典的基本格式表示

>>> #空字典>>> {}{}>>> #定义一个元素的字典变量>>> d1 = {"wky":28}>>> len(d1)1>>> d2 = {"wky":1,"lyj":2}>>> len(d2)2>>> 

字典的键、值设置要求

1)键的设置要求

(1)唯一性:一个字典对象里所有的键必须是唯一的。

>>> d3={1:"wky",2:"lyj",2:"lyj"}>>> len(d3)2>>> d3={1:"wky",2:"lyj",2:"wa"}>>> len(d3)2

在定义字典变量时,python允许输入重复的元素,但是在调用时,python只会保留最后一个键相同的元素。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在定义字典对象时,应该养成严格定义每个元素键并保证键的唯一性的良好习惯。

(2)不可变性,字典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元素的键进行直接修改。

>>> d2={"wkys":1,"lyj":2}    #wky错误写成wkys

2)值的设置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字典元素增加

1.利用赋值给字典增加元素

>>> d2 = {"wky":1,"lyj":2}>>> d2["wa"]=3>>> d2{'wky': 1, 'lyj': 2, 'wa': 3}>>> 

上述增加元素的前提是:要求字典里没有新增的键,否则会修改指定键的值。

列表变量带中括号与字典变量带中括号之间的区别:
(1)列表:L[x]=value的方法,修改对应的元素,x为指定的下标
(2)字典:D[x]=value的方法,为字典增加新元素,k为指定的键,且k在字典对象中不存在。

2.利用setdefault()方法给字典增加元素

setdefault()使用格式为D.setdefault(k[,d])。D代表字典对象,k代表新增键,d代表新增键对应的值(若不提供值,则默认值为None)

>>> d1={"wky":1,"lyj":2}>>> d1.setdefault("wa",10)10>>> d1{'wky': 1, 'lyj': 2, 'wa': 10}>>> d1.setdefault('wake')>>> d1{'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用setdefault()方法新增键值对时,若指定键已经存在,则只显示已经存在键的值。

3. 字典值查找

1.字典名+[key]查找

>>> d2={'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d2["lyj"]2

若指定的键在字典对象中不存在会报错。

>>> d2={'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d2['w']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8>", line 1, in <module>    d2['w']KeyError: 'w'         #提示键出错

2.利用get()方法查找

get()方法使用格式D.get(k[,d]),D代表字典对象,k为指定的键,d为键对应的值。

>>> d2={'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d2.get("wky")1>>> #查找字典中不存在的键>>> d2.get('w')>>> 

get()方法指定的键在字典中不存在时返回空值。

4. 字典值修改

1.利用赋值修改键对应的值

>>> d2={'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d2["wake"]=99>>> d2{'wky': 1, 'lyj': 2, 'wa': 10, 'wake': 99}>>> 

2.利用update()方法修改键对应的值

update()方法的使用格式D.update(d1),D代表要更新的字典对象,d1为提供更新内容的字典。若d1中提供的键在D中,则更新D里对应的键值,若不存在,则增加键值对。

1)更新字典里键对应的值

>>> d1={'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d2={"wky":10,"wake":89}>>> d1.update(d2)>>>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2)新增键值对

>>> d1={'wky': 1, 'lyj': 2, 'wa': 10, 'wake': None}>>> d1.update({"wakeyo":100})>>>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wakeyo': 100}

5. 字典元素删除

1.利用del函数删除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wakeyo': 100}>>> del(d1["wakeyo"])>>>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2.利用pop()方法删除

pop()方法使用格式D.pop(k[,d]),D代表字典,k代表需要删除的元素的键,d为键对应的值(可选)。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pl=d1.pop('wake')>>> pl89>>> 

3.利用popitem()方法删除

popitem()方法使用格式D.popitme(),D代表字典,随即返回一个键值对元组,并在字典里删除对应的元素。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k1,v1=d1.popitem()>>> k1,v1('wake', 89)>>> d1{'wky': 10, 'lyj': 2, 'wa': 10}>>> t1=d1.popitem()>>> t1('wa', 10)>>> type(t1)<class 'tuple'>>>> 

del函数、pop()方法、popitem()方法若对不存在的元素进行操作时,都将报错。

6. 字典遍历操作

1.遍历所有键值对:

利用items()方法遍历所有键值对

items()方法使用格式D.items(),D代表字典,以元组形式返回字典的所有元素。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for get_l in d1.items():	print(get_l)#结果	('wky', 10)('lyj', 2)('wa', 10)('wake', 89)
>>> d1.items()dict_items([('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type(d1.items)<class 'builtin_function_or_method'>>>> 

遍历所有键

1)利用字典变量循环遍历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for gets in d1:	print(gets)

#结果
wky
lyj
wa
wake

2)利用keys()方法获取字典键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for get_l in d1.keys():	print(get_l)

#结果
wky
lyj
wa
wake

遍历所有值

1)通过键遍历值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for get_key in d1:	print(d1[get_key])

#结果
10
2
10
89

2)利用values()方法获取字典值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for get_v in d1.values():	print(get_v)

#结果
10
2
10
89

7. 字典其他操作方法

1.in成员操作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if "wky" in d1.keys():		print("wky在字典里")	else:		print("wky不在字典里")wky在字典里

2.clear()方法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d1.clear()>>> d1{}

3.copy()方法

>>> d1={'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d2=d1.copy()>>> d2{'wky': 10, 'lyj': 2, 'wa': 10, 'wake': 89}>>> id(d1)2432414090296>>> id(d2)2432414587208>>> d3=d2>>> id(d3)2432414587208

通过copy()方法的复制,可以避免字典变量之间直接赋值指向同一个地址。

4.fromkeys()方法

fromkeys()方法使用格式D.fromkeys(iterable),D代表字典,iterable代表列表对象,用于指定字典键,生成的D的键对应的值默认为None。

>>> d1={}.fromkeys(["wky","lyj","wa"])>>> d1{'wky': None, 'lyj': None, 'wa': None}>>> 

总结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51zixue.net的更多内容!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python元组基础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python集合基础
万事OK自学网:51自学网_软件自学网_CAD自学网自学excel、自学PS、自学CAD、自学C语言、自学css3实例,是一个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工作技能的自学平台,网友喜欢的软件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