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IT编程 > python
| C语言 | Java | VB | VC | python | Android | TensorFlow | C++ | oracle | 学术与代码 | cnn卷积神经网络 | gnn | 图像修复 | Keras | 数据集 | Neo4j | 自然语言处理 | 深度学习 | 医学CAD | 医学影像 | 超参数 | pointnet | pytorch | 异常检测 | Transformers | 情感分类 | 知识图谱 |

自学教程: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之类的继承

51自学网 2022-02-21 10:49:55
  python
这篇教程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之类的继承写得很实用,希望能帮到您。

1、对继承的理解

继承(Inheritance) :代码复用的高级抽象

  • 继承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精髓之一
  • 实现了以类为单位的高级抽象级别代码复用
  • 继承是新定义类能够几乎完全使用原有类属性与方法的过程

不管是基类还是派生类,只是一种继承说法,这都是普通的Python

也可以按子类、父类和超类划分。

最基础的类是基类,经过一次继承得出派生类,还可以再一次继承,又得出一个派生类;现在最基础的类和第一次继承出来的派生类是父类与子类的关系,派生出来的类在最后一次派生出来的类也是父类与子类的关系,而最基本的类和最后一个派生类属于超类和子类的关系

派生类不仅可以继承一个基类,也可以继承多个基类,这就是所说的多继承的概念

2、类继承的构建

类继承的时候在定义的时候声明继承关系,语法结构如下

class <派生类名>(<基类名>):  # 基类名可以带路径:ModuleNama.BaseClassName    def __init__(self, <参数列表>):        <语句块>    ...

派生类可以直接使用基类的属性和方法

  • 基类的属性基本等于定义在派生类中
  • 派生类可以直接使用基类的类属性、实例属性
  • 派生类可以直接使用基类的各种方法
  • 使用基类的类方法和类属性时,要用基类的类名调用

实例代码:

class TestClass:    def __init__(self, number):        self.sum_number = 0        for i in range(number + 1):            self.sum_number += i    def sum_num(self):        return self.sum_numberclass HumanNameClass(TestClass):    def double_sum(self):        return self.sum_number * 2  # 对基类属性的使用value1 = HumanNameClass(100)print(value1.sum_num())  # 5050  # 对基类实例方法的使用print(value1.double_sum())  # 10100  # 对派生类实例方法的使用

Python中有两个与继承关系判断有关的函数

接上面的代码,

print(isinstance(value1, TestClass))  # Trueprint(isinstance(value1, HumanNameClass))  # Trueprint(isinstance(value1, int))  # Falseprint(issubclass(HumanNameClass, TestClass))  # Trueprint(issubclass(TestClass, HumanNameClass))  # False

3、Python中最基础的类

因为Python中万物皆对象,任何一个类也是对象、Python的所有数据类型也对象;Python语言提供所有类的最基础类是object

  • objectPython最基础类的名词,不需要翻译
  • 所有了定义时默认继承object
  • 保留属性和保留方法本质上是object类的属性和方法

示例代码:

print(object.__name__)  # 打印object的名字  # objectprint(object.__bases__)  # 打印object所继承的类名称  # ()print(object.__doc__)  # 打印object类描述  # The most base typeprint(object.__module__)  # 打印object所在模块的名称  # builtinsprint(object.__class__)  # object所对应的类信息  # <class 'type'>

Python对象的三个要素:

  • 标识 identity对象一旦构建不会改变,用id()获得,一般是内存地址
  • 类型 type对象的类型,用type()获得
  • value分为可变mutable与不可变immutable两种

两个和基础类有关的Python内置功能

函数/关键字 描述
id(x) 返回x的标识。CPython 中 id()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内存地址。
x is y 判断x和y的标识是否相等,返回True或False,不判断值

4、ython类的重载

重载是派生类对基类属性或方法的在定义

  • 属性重载:派生类定义并使用了与基类相同名称的属性
  • 方法重载:派生类定义并使用了与基类相同名称的方法

4.1 属性重载

属性重载采用就近覆盖原则,重载无需特殊标记。方法步骤

  • 优先使用派生类重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 然后寻找基类的属性和方法
  • 在寻找超类的属性和方法

实例代码:

class TestClass:    text = "这是基类的类属性"    def __init__(self, number):        self.sum_number = 0        for i in range(number + 1):            self.sum_number += i    def sum_num(self):        return self.sum_numberclass HumanNameClass(TestClass):    text = "这是派生类的类属性"  # 类属性重载    def __init__(self, number):        self.sum_number = 1000  # 实例属性重载    def double_sum(self):        return self.sum_number * 2value1 = HumanNameClass(100)print(TestClass.text)  # 这是基类的类属性print(value1.text)  # 这是派生类的类属性print(value1.sum_num())  # 1000

4.2 方法重载

方法重载是派生类对基类方法的在定义;分为完全重载和增量重载

完全重载:派生类完全重定义与基类相同名称的方法

直接在派生类中定义同名方法即可

示例代码:

class TestClass:    def __init__(self, number):        self.sum_number = 0        for i in range(number + 1):            self.sum_number += i    def sum_num(self):        return self.sum_numberclass HumanNameClass(TestClass):    def sum_num(self):  # 方法的重建        return self.sum_number * 2value1 = HumanNameClass(100)print(value1.sum_num())  # 10100

增量重载:派生类扩展定义与基类相同名称的方法,语法结构

class <派生类名>(<基类名>):    def <方法名>(self, <参数列表>):        super().<基类方法名>(<参数列表>)        ...

增量重载使用super()函数

示例代码:

class TestClass:    def test_text(self):        print("这是基类的方法")class TestClass1(TestClass):    def test_text(self):  # 增量重载        super().test_text()        print("这是新增的方法里面的语句")doc1 = TestClass()doc2 = TestClass1()print(doc1.test_text())print(doc2.test_text())'''---输出结果---这是基类的方法None   # 因为函数没有返回值这是基类的方法这是新增的方法里面的语句None  # 因为函数没有返回值'''

5、类的多继承

多继承的构建是在定义时声明继承关系,语法结构

class <类名>(<基类名1>, <基类名2>,..., <基类名N>):  # 基类名可以带路径:ModuleNama.BaseClassName    def __init__(self, <参数列表>):        <语句块>    ...

Python中多继承采用深度优先, 从左至右的方法。所谓深度优先从左至右就是先从最左边开始找,找到他的基类,如果基类没有在往上面找,直到最基础的object类时还没有找到,才往右开始寻找。

所有属性和方法的使用按照“深度优先从左至右”的方式选取

构造函数也参照上述原则,super()也参照上述原则

多个基类的顺序是关键

示例代码:

class Test1:    def test(self):        text = "这是基类1"        return textclass Test2:    def test(self):        text = "这是基类2"        return textclass Test3(Test1, Test2):    passclass Test4(Test2, Test1):    passvalue1 = Test3()value2 = Test4()print(value1.test())  # 这是基类1print(value2.test())  # 这是基类2

循序决定输出的结果

对继承概念的理解,类继承的构建,了解了objectPython中最基础的类

类属性的重载原则是最近覆盖原则

类方法的重载:重新重载的话类似类属性的重载;增量重载使用super()函数

多继承采用的方法是深度优先,从左至右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之类的继承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类的继承内容请搜索51zixue.net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51zixue.net!


Python django导出excel详解
15个短代码示例理解python丰富的编程思维
万事OK自学网:51自学网_软件自学网_CAD自学网自学excel、自学PS、自学CAD、自学C语言、自学css3实例,是一个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工作技能的自学平台,网友喜欢的软件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