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51自学小编为你分享了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到你。 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范文篇1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我校不断创新,多措并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教学工作融入价值观。在主体班中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课,推动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各层面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讨论”为主题的学员论坛,加强对学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二是科研工作深化价值观。鼓励、引导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和阐释工作,使大家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争取出更多优秀科研成果。 三是宣讲工作弘扬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校教学计划,并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研讨会。在“送学上门“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宣讲内容,深入机关、乡镇、学校、企业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宣讲。 四是宣传阵地营造好氛围。通过LED显示频、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校园内积极营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激发教职员工服从大局、服务社会的热情,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 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范文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提出的“三个倡导”的表述,为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对于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有力地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社会共识。近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作进一步提炼概括,鲜明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地方和行业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行业精神,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伴随形势的不断变化、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的不断创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日益突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作的“三个倡导”的表述,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符合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范文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弘扬爱国主义是前提与核心。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里所爱之国指的是作为祖国的国家。爱国,也就是对祖国之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一直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抵御外敌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人作用。这种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儿女总是对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人好河山表现出一种简中的、朴素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赞赏祖国的同时,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加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 提倡荣辱观是最新教育方式。当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的时代,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现象,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如下问题:首先价值观颠倒。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个人主义为荣辱标准。于是,一些青少年不以勤劳、节俭、敬业为荣,不以懒惰、奢侈、游手好闲、厌学为耻,反而把辛勤劳动的人讥为“不懂生活”,把节俭的人讥为“抠门”“守财奴”等等。他们期待的是不劳而获,追求的是骄奢淫逸。由于荣辱观念颠倒,制毒贩毒、抢劫盗窃、坑蒙拐骗、出卖肉体、傍大款、倚高官,不一而足。其次,价值观扭曲。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原因是市场经济本性驱使青少年注重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来自西方价值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再次,价值观辨别能力差。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众、上行下效、从枉走邪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社会羞耻感的普遍下降。放弃自律,追随无耻,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麻木、容忍。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对价值主体的确立是不同的。价值主体可以是人类,可以是人民,可以是人群,也可以是个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把人民群众确立为最高的价值主体。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手段。马克思指出:“价值的实体!这就是劳动。”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只有通过劳动付出才会形成相应的物质凝结!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或物质承担者。在商品经济时代,价值表现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则。作为一种整体优先、社会至上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当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当然,在社会转型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以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整合为既不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积极性的良性操作系统。即个人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集体又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荣誉不仅体现了对集体成就的表彰,也体现了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肯定。集体荣誉包括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荣誉。代替过去的,将是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可见,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将是一个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的新时期人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则。 习总书记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中国精神,需要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和培养。各地各部门应认真领会《意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制度建设中、贯彻到依法治国的方略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化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在国家层面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在社会层面上助推公序良俗和文明风尚的形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