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地理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测试试题

51自学网 http://www.wanshiok.com

  在学生们复习地理过程中,往往要做好哪些测试卷的复习准备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套试题卷能不能帮助到你!以下是由51自学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测试试题,欢迎阅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测试试题及答案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砾石层 D.石英岩

  【解析】化石往往分布于沉积岩中,岩浆岩和变质岩不可能含有化石(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砾石层是尚未成岩的砾石疏松层,即沉积物,还没有固结成岩,不能称作岩层。答案选B。

  (区别:砾石是按颗粒大小划分的,砾岩是按成因划分的,它是由多个砾石胶结而成,属于沉积岩。)

  读右图,回答2~3题。

  2.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

  A.3 B. 4 C.5 D.6

  3.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④之间

  B.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

  D.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解析】板块的边界是海岭、海沟或大断裂,而不是大陆边缘。图中②③是海沟,⑤是海岭,故图中所示有4个板块(从西至东: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海岭处岩层最新,远离海岭,岩层越老,海沟处岩层最老,板块消亡边界受挤压容易发生变质作用,易形成变质岩,结合图形可知③处为安第斯山山脉,是海岸山脉而不是岛弧链。

  【答案】2.B 3.A

  例1.读下面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板块A是 ,B是 。

  (2)图中海底地形C是 ,D是 。

  (3)由C处到D处,海底岩石年龄越来越 。

  (4)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板块向下俯冲而形成 ,在大陆板块受挤上拱而形成 。

  (5)图中板块的俯冲带E又是 带。

  【解析】这幅图表明了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情况和后果。大洋板块从大洋中脊诞生,向两侧移动,遇到大陆板块的阻挡,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俯冲带,俯冲带向下进入软流层,重熔为新的岩浆。大陆板块受挤上拱而形成褶皱山脉。板块间的接触地带凹陷为海沟,俯冲带地壳运动活跃,成为火山地震的多发地带。

  【答案】(1)大陆;大洋。(2)海岭;海沟。(3)年轻。(4)大洋;褶皱;山脉(海岸山脉)。(5)火山、地震。

  例2.(2010重庆一中期中)“板块构造示意图”中的板块共有( )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边界的判断。边界类型分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两类,海沟、造山带是消亡边界的标志;海岭、断层是生长边界的标志。

  答案:C

  读下图,完成4~6题。

  4.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解析】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B项正确。

  5.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  )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解析】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D项正确。

  (解惑)地壳可分陆壳和洋壳两部分。陆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组成,平均厚度33KM,洋壳主要由硅镁层构成,几乎没有硅铝层(即缺失硅铝层),平均厚度5~6KM。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是根据地壳的构成划分的,属于洋壳部分的为大洋板块,属于陆壳的为大陆板块。全球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洋壳构成,故称为大洋板块,其余板块习惯上称作为大陆板块(其实这五大板块既有陆壳部分也有洋壳部分,故不能直接称为大陆板块,要因题而异,把握问题情境。)

  6.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

  ①裂谷 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则形成海岭,A项正确。

  7.下面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答案选C。①处为石林、峰丛,是流水溶蚀的结果;②处为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③处所示的界面是由于地质时期背斜顶部出露地表发生风化、侵蚀作用,然后地壳下沉发生沉积作用;④指示的岩层弯曲,是由于内力挤压作用形成。

  (区别: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大体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侵蚀作用是由于海水、流水、移冰、降水或风的作用而使土壤或岩石磨损、腐蚀并由一点至另一点迁移。可分为机械侵蚀(风力、流水等)和化学侵蚀(喀斯特地貌)。风化作用对岩石产生崩解破碎,风化一般不涉及物质迁移,风化物留在源地,形成风化壳,风化壳是成土母质。侵蚀作用对岩石和风化壳都可能造成破坏,涉及到物质迁移,往往与搬运、堆积联系在一起,侵蚀产物往往离开源地。)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8~9题。

  8.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流水 C.风力 D.冰川

  9.下列地貌类型中,在图中所示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解析】海岸线变迁往往跟流水沉积作用和海浪侵蚀作用有关,关键在于看哪个因素是主导作用(类似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流水沉积作用会使海岸线向海洋延伸(如我国黄河三角洲),海浪侵蚀会使海岸线向陆地退缩(如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下游泥沙减少,海岸线遭侵蚀而后退)。

  答案:8.B 9.C

  沙坡是河床底部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一般河流中均有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结果。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②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③该河流从左向右流动

  ④该河流从右向左流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若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能正确表示沙坡脊部走向与河岸位置关系的是(箭头代表河流流向,阴影代表沙坡脊部)( )

  【解析】根据河流沙坡两侧的坡度差异判断河流流向,可以借助我国西北地区的流动沙丘的知识,判定图中河流自左向右流。沙坡在缓坡一侧被侵蚀,在陡坡一侧沉积。南半球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导致河流左侧流速快,泥沙搬运快,泥沙向河流下游堆积推进,沙坡脊部向左侧倾斜。

  答案:10.A 11.B

  【链接】沙坡是河床中由沙砾堆积的地貌。它为平行状排列,或呈鳞片状分布。沙坡的两侧面斜坡不对称,陡坡朝向河流下游,达30度左右,迎水面的一坡较缓。水流不断搬运沙坡迎水面一坡的沙粒,在背水面一坡堆积下来,沙坡便不断向下游移动。沙坡的脊线走向与河床中水流方向垂直,与河岸线斜交。沙坡的存在使枯水期河岸的岸边线成为很多小沙嘴,它们略向下游斜伸,沙嘴之间成为小河湾。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

  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

  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1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解析】首先图示下层存在部分沉积岩层,曾发生沉积作用,岩层存在褶皱、断层,说明岩层受到挤压,褶皱、断层顶部受侵蚀,是抬升后外力作用的结果,上层又存在水平沉积岩,说明曾下沉,由沉积作用形成。①处为背斜构造,可以修隧道。

  答案:12.A 13.D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5.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解析】沉积岩一般是越老越在下,岩浆岩是被侵入的岩层老于侵入的岩层,断层会使岩层发生错位。 ① 岩浆喷出 ② 流水溶蚀 ③ 断层使岩层错位 ④ 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

  答案:14.A 15.D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6~17题。

  16.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火成岩1 沉积岩1 沉积岩2 火成岩2 沉积岩3

  B.沉积岩3 火成岩1 火成岩2 沉积岩2 沉积岩1

  C.沉积岩3 火成岩1 沉积岩2 火成岩2 沉积岩1

  D.沉积岩3 沉积岩2 火成岩1 火成岩2 沉积岩1

  17.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 )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解析】沉积岩一般是越老越在下,岩浆岩是被侵入的岩层老于侵入的岩层,喷出岩喷发时间一定在它所穿插的所有岩石形成之后,并且在喷出岩上覆岩石之前。没有喷出地表的岩浆岩是侵入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岩是喷出岩。

  答案:16.D 17.B

  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下列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9.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

  A.c断层早于②地层 B.b断层早于④地层 C.a断层早于b断层 D.c断层早于b断层

  【解析】第18题图中有3次断层的构造运动,所以至少是3次大的地震。

下一页更多有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测试试题”的内容


 
上一篇:人教版高一地理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测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