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目的内容繁杂又多,用提纲缩略出来的资料会相对具体一些。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3第一章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3第一章复习提纲: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服务业——旅游活动的纽带。   1845年英国人库克创办第一个旅行社。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按游览区域划分为: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   按旅游目的可划分为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五种主要类型。   好奇、社会交往、荣誉、权利是人类旅游行为的主要动力。   高二地理选修3第一章复习提纲: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包括具体的资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   抽象的资源: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1、位置相对稳定性   2、物质景象组合性   3、美学属性   4、历史文化属性   5、非消耗性   三、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山水组合景观;   生物景观;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文化景观资源:宗教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风土民情。   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黄山   黄山风景名胜区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四、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高二地理选修3第一章复习提纲: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火山地貌景观:五大连池(黑龙江)国家地质公园   山地风光景观:华山(陕西),九华山(安徽)、武夷山(福建)、武陵源(湖南)。   山水组合景观:九寨沟、黄龙、长江三峡、玉龙雪山。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众多的文化遗产,则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旅游资源。如我国古代建筑群。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条件。   ①依托构造地貌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等。   断层湖:维多利亚湖、青海湖、滇池等   ②依托气候条件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公园、吉林雾凇、世界三大冰雪艺术区(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日本的札幌、中国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白色旅游(从事冰雪活动为主的冬季度假型)   ③海景旅游资源(受到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三S”旅游——大海、沙滩和阳光。美国的夏威夷、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欧洲的西班牙沿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东南亚地区和中国的海南省。   (2)人文地理因素   ①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六大古都   ②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万里长城   ③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3)社会认知因素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①分布广泛。   ②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为界。   ③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种类  | 自然旅游资源  | 人文旅游资源  |  形成  |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 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  |  规模  | 一般教大  | 一般较小  |  变化  | 一般比较缓慢  | 一般比较迅速  |  分布  | 野外较多  | 居民地较多  |  功能  |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  | 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  |  示例  |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  | 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