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马上就接近尾声了,同学们整理好知识点了吗?以下是51自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要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上学期复习要点一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   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   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0C左右。   高二生物上学期复习要点二   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   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⑵、作用原理:   ①、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 NaHCO3→H2CO3+ NaC3H5O3   └→CO2+ H2O   └→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   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CO3+ H2CO3→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通过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激素调节。   2、常见几种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点:   生长激素(多肽)——垂体   促性腺激素(蛋白质)——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蛋白质)——垂体   甲状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   胰岛素(蛋白质)——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多肽)——胰岛A细胞   性激素(固醇)——睾丸、卵巢   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   3、胰岛素、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其本质均为蛋白质,不可以口服。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5、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体液)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胰岛A细胞——升血糖)   (2)血糖的去路: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胰岛B细胞——降血糖)   (3)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4)下丘脑也参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   6、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   (1)神经传导——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   (2)分级调节,负反馈调节   7、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弥散全身,不定向);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注:激素完成任务后被灭活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要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3.高二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4.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要点及例题 5.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备考知识点总结 6.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必考知识点 7.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