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三 > 高三地理

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

51自学网 http://www.wanshiok.com
  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
  3.学会应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4.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
  难点: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等
  教学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掌握以下内容:
  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②中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原因:
  (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可以发现: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界线),东南半壁自然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东部的旱灾多发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
  思考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
  点拨: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是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
  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见下表)。
 地域分异原因
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实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希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
滑坡、泥石流西南为多发区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东南沿海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2000年人口密度与成灾人口的对应举例如下:
  河南——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成灾人口约占全国10%
  湖北——人口密度在200—500人/km2——成灾人口约占全国7~8%
  甘肃——人口密度小于100人/km2——成灾人口约占全国3%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结论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展示了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和近20年来我国各省区成灾面积占全国成灾面积的比例。
  我国东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也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
  结论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可以知道: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
  3、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
  我国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不同的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不同的灾害,形成了不同的灾情(种植业灾情和牧业灾情)。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
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广阔
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经营方式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
主要受灾灾种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
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等牲畜掉膘、死亡
  思考:
  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点拨: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以人口分界线(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由于这些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大,而且是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就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根据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6个灾害带?
  2、人口分布、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等地图相结合,分析6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与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其地域差异。
  可以知道:
  ①1、2、3和4灾害带位于季风区,以暴雨、洪水、内涝、台风、风暴潮、虫灾、冷冻等气象灾害为主要灾害(受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影响),地震也是本区的主要灾种(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地壳运动活跃)。
  ②第二级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是中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
  ③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而且有大面积的内涝区;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的影响;北部有旱灾和虫灾,本带是我国的重灾区。中部灾害带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地壳不稳定,降水多,加上植被破坏严重,滑坡和泥石流多发,而北部则以虫灾、雪灾、旱灾为主。
  ④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个灾害带。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分布地区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1.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
2.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3.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4.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5.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是中国的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6.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思考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
  点拨:我国沿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弱,经济损失也少。
  活动根据下面灾情报表,分年度统计受灾面积总量,并绘制灾情损失动态变化图。
  点拨:1、根据表的横向统计,将数据列于下表。可看到每年各类灾害成灾面积的总和及其动态变化。
  2、根据表的纵向,分灾种绘制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年变化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各类自然灾害成灾面积随时间的波动情况。
  板书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原因:
  二、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3、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1.海洋灾害带
  2.东南沿海灾害带
  3.东部灾害带
  4.中部灾害带
  5.西北灾害带
  6.青藏高原灾害带

  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
  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
  难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图表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震灾害
  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 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探究问题:
  ①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
  通过读图分析,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可以发现:(1949 —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地区的100倍。
  结论: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在我国东部地区小震也有可能造成大灾。
  探究活动: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中人口、经济、财产有什么不同。如有同级地震,灾情会有什么不同?
  (提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案例①、案例②
  探究活动:
  ①结合第20页案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和阅读第76页“日本的地震防灾计划”,分析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试想,如果唐山有周密的地震减灾预案,会有如此严重的灾情吗?
  ②总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影响因素。
  ③比较唐山和南投地震的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差异。
  ④分析唐山和南投地震的灾情中,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资产密度、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
  通过案例的阅读及探究活动能够了解到:
  ①我国地震的强度大;
  ②唐山灾情严重,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
  ①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
  ②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
  人为因素主要有:
  ③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④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
  ⑤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
  ③唐山和南投地震震级相差不大,灾情不同,唐山地震受灾死亡人口多,而南投地震死亡人口大大下降,经济损失很大。
  (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
  可以发现:自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死亡人口总体下降,而经济损失迅速上升的趋势。
  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3)地震灾情隐患严重
  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均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明,地震烈度Ⅷ级及以上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2;位于这个烈度区域内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6%,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占70%;从受地震威胁的人口来看,在广阔的高烈度区生活的人口已接近9亿。可见地震灾情隐患的严重程度。
  思考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点拨: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承转:地震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是人为因素致灾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2、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表2.3中国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
  通过阅读表2、3,能够了解以下内容:
  ①因水动力的性质与地表物质的组合不同,我国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②了解不同区域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和特点。
  表明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5、灾害的严重后果
  案例③
  通过对案例③的学习,让我们了解:泥石流灾害给我国带来了严重后果,如摧毁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及矿山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将会使我国泥石流灾害日趋严重。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掌握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案例④
  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
  通过对案例④的学习了解四川省、重庆市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严重区。分析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繁的原因为:(1)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1 000米左右,是面积广大的大斜坡。(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表结构不稳。(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雨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植被破坏严重。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知识:
  (1)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小江流域的灾害链通常表现为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的模式。
  (2)地质灾害的链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思考
  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点拨: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
  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
  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
  滑坡、泥石流能摧毁交通干线、耕地和建筑物等,给人们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课下探究:①如果你是一位筑路工程师,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修筑铁路和公路,简述为防止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要注意哪些因素?
  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为山区制定一份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报告。
  板书设计
  §2.2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5、灾害的严重后果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难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图片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我国海陆兼备,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大,主要河流东流入海。东部平原和低地集中,是我国江河洪水和雨涝灾害易发的区域。沿海地区主要受风暴潮、海浪、海水入侵等水文灾害的影响。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门、台北等城市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1)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2)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3)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结合河流分布,可以看出:
  阅读
  通过阅读课本材料,掌握以下内容:
  ①根据洪水的来源,洪水灾害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等。
  ②融雪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③冰凌洪水:受河道流向的制约,分布在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附: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提示: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3、雨涝
  (1)分布:集中分布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点拨:东部平原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此,因此,我国洪涝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恰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也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
  5、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说明:人为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点拨: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2、危害地区: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3、类型: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4、发生时间: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
  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
  明确:强风暴潮不仅影响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可以深入我国陆地内部。
  思考
  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
  点拨: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
  课下探究活动:搜集荷兰和我国沿海地区防潮大堤的资料,了解防治风暴潮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提示: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文字资料或网站名称,供学生参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防御风暴潮的重要意义,了解防御措施。)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洪涝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说明:
  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案例⑤
  探究活动:
  1、通过对案例⑤学习,从降雨量、流量、洪水位、淹没范围、溃堤数、死亡人口和经济损失等几个方面来列表对比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
年份降雨量流量洪水位淹没范围溃堤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
1954年偏大12处3.3万轻于98年
1998年偏大5处1320十分严重
  (点拨:从1998年和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的对比中,再次印证了人为因素对灾情的“放大”作用,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
  2、分析1998年洪水灾害中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
  (点拨:1998年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少、大堤决口数量和淹没范围小,说明我国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资产密度加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通过对案例⑤的探究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例如,植被覆盖度降低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高水位、高流量。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板书设计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2、暴雨洪水
  3、雨涝
  4、发生时间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主要水文灾害: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灾情特点及发生原因
  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图片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旱灾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案例⑥
  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1949 年以来,1959年~1961 年、1965年、1972年和1978年等年份都发生了区域性的大旱灾。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③可知,这两块旱灾区又是发生特大洪水的地区。从而了解到华北地区是旱灾和涝灾灾害都很严重,而且交替频繁出现的地区,防旱、抗洪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表2、4
  说明:
  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探究活动: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
  (提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
  3、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提示:强调旱灾与涝灾在时间上的交替出现以及空间上的交错出现,旨在使学生理解因时、因地防治这些灾害的必要性。)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表2、5
  通过阅读表2、5,掌握以下内容:
  ①我国农业旱灾灾情统计报表的核心内容包括因旱灾形成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粮食减产等。
  ②通过对不同年份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思考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说明: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我国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地带,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其中,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以上。
  4、台风造成的损失
  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表2、6
  通过阅读表2、6,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①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
  ②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
  案例⑦
  表2、7
  探究活动: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②区别台风和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
  ③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
  思考:
  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
  点拨: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 温、冻害、雨雪等。
  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发生与防治
  案例⑧
  探究活动:结合图、文给出的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
  点拨:(1)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点拨: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可以理解为: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收集资料时,可以从这三方面的实例着手,来印证或证明自己的认识。
  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点拨: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课下探究活动:
  围绕沙尘暴,设计一个试验,从中理解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
  (提示:本活动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沙尘暴成因和防治的办法。)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
  ②冬季风的通道;
  ③接近沙源地;
  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阅读
  学习阅读材料,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①华北地区历史上就是旱灾区。
  ②华北地区经常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链发的现象。
  探究活动:假如,目前华北发生了这样的大旱,会是什么样的灾情状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灾害救助中如何体现?
  (提示:经济损失将大大增加,人员伤亡将大大减少或没有。)
  3、损失: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补充: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主要表现为水量性缺水,即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等;还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即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增多,导致清洁淡水减少。
  板书设计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3、旱涝关系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台风发生的时间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4、台风造成的损失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2、源地
  3、路径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5、影响地区
  6、灾害表现
  四、沙尘暴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3、损失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
  2.知道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知道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
  难点: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各种图片、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说明: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1)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②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主要分布区。
  (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
  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①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
  ②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虫和棉红蜘蛛。其中棉铃虫是中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在我国三大主产棉区均有发生。
  ③棉铃虫灾害损失巨大。
  二、 森林病虫害
  说明:我国幅员广阔,但森林面积相对较少,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中天然林地面积更少。而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且危害严重,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1、危害: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3、主要害虫——松毛虫
  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常发区 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偶发区 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①我国松毛虫主要种类: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等。
  ②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油松毛虫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处,第二级阶梯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除新疆北部外)没有。马尾松毛虫分布在中温带,赤松毛虫分布在暖温带,溶叶松毛虫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三、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1、蝗灾:
  (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2)主要种类及分布
  (3)蝗灾与旱涝的关系: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补充:我国灭蝗主要采用人工诱捕幼虫、捕杀成虫、挖防虫沟、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等方法。
  2、鼠害
  (1)危害: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本区农业特点常见害鼠
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褐家鼠、小家鼠等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本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小家鼠、黄鼠等
  探究活动:我国鼠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主要强调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农作物复种、间种、套种的面积大,为多种害鼠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料条件等。)
  四、生物入侵
  阅读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知道有害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了解采取措施严防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意义。
  思考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或常听说的生物病虫害是什么?危害程度怎样?
  点拨: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当地常见的生物病虫害类型及危害状况。例如,在内蒙古草原常发生蝗虫灾害,蝗虫将生长的牧草全部或部分吃光,不仅减少了地上生物量,造成畜群因草料短缺而掉膘或死亡,而且造成地表进一步裸露,加剧风蚀沙化。
  2.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一是利用天敌,二是依靠农药。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的时候应如何清除残留的农药?
  点拨: 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等途径收集正确的清除方法。
  板书设计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
  2、危害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1)小麦锈病
  (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
  (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
  二、 森林病虫害
  1、危害
  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
  3、主要害虫——松毛虫
  三、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1、蝗灾:
  2、鼠害
  四、生物入侵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教学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及挂图、图片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①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例如由2600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网,由900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由3 500多个水文站、1 300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等。气象、水文等监测网对迅速预测1991年、1998年的洪涝灾情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
  ①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
  ②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课下探究活动: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于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到:目前我国的遥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年发射的5颗卫星成为防灾减灾“千里眼”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说明: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案例①
  通过案例学习,了解到以下内容:
  ①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受灾面积和范围进行估算和预测,从而为抢险和救援提供了线索和数据。
  ②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GIS在分析和确定灾害的类型、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将来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活动:
  你对RS和GIS在灾害监测中的运用了解多少?请点击有关网站,下载一些资料,互相交流。
  提示:
  设计步骤:
  1.先熟悉RS和GIS是哪些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们对应的中文含意又是什么。
  2.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
  3.通过几个优秀的搜索引擎,输入相关词汇(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防灾减灾、自然灾害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多试一些关键词,会有不同的搜索结果。
  4.将查到的有关信息保存或打印出来,在班上互相交流。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自然灾害防御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案例②
  美国的防洪和日本的防震是世界著名的防灾减灾的成功例子,通过案例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密西西比河防洪措施既包括工程性措施(第三点),又包括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充分说明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阅读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
  ①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形成决议,确定1990—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mauona1Decadefor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
  ②了解“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及具体目标。
  ③我国于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①制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等),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②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把减灾规划纳入国民
  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
  ③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分别针对社会民众、军队、武警、政府官员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效增强全民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阅读
  通过阅读,掌握以下内容:
  ①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②从1991年开始,每一个国际减灾日都有一个主题,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国际减灾十年结束后。
  ③了解每年的主题。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方式实例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说明:工程性防御措施的三种方式不是孤立、绝对的,例如修建水库,既属于改变地表环境,又提高了抗灾性能。
  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有多处防护林工程(防扩林工程又称大地绿色工程),属于第一类“改变地表环境”,通常布局在海洋带、北方风沙区、山地水土流失区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
  ②我国东南沿海的防潮大堤以及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格栅坝属第二类“阻隔或控制灾害与财产、人口等的直接相遇”类;
  ③不同库容的水库及抗震系数较高的城市建筑等,都属于第三类“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阅读
  通过阅读,了解“十分之一法则”,可纠正某些人的“防灾投入是财力、物力的浪费”的偏见,理解“防灾比抢灾、救灾更人道,也更经济”的道理。
  活动
  组织一次以“自然灾害与我们”为主体的演讲比赛。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复习所学内容,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监测和防御的,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使学生初步建立减灾意识。
  设汁步骤:
  1.确定时间(例如50分钟)和演讲的人数(可有8~10位同学)。
  2.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确定每组的演讲主题(可自定题目)。例如:
  (1)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2)人类扮演什么角色——改善环境,减少和降低灾害的损失;还是破坏环境,促发和加剧灾害的损失?
  (3)自然灾害对人类是有害的,它有有利的方面吗?
  (4)面对灾害,我们学生可以做什么?
  (5)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投身于减灾事业。介绍一些从事减灾事业的科学家或普通工作者。
  3.各组分头准备演讲稿和推选演讲人(如果需要,老师可提供帮助),时间为一周。
  4.演讲比赛开始,可请有关老师和领导参加,进行评比。
  5.将各组演讲稿编订成册,进行宣传。)
  板书设计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作用:
  2、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2、应用范围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
  2、作用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教学目标:
  1.结合救灾情景的回忆和感觉,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3.基于灾害应急过程,阐述个人应如何服从国家或上级的行动计划。
  教学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及相关图片、示意图等
  教学方法:图示法、案例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1、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概念
  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行动。
  2、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
  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表3、1救灾物资储备分类举例
  通过阅读表3、1,了解:
  ①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与水灾,需要储备的物品;
  ②进一步理解“储备什么物资主要由灾种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探究活动:思考10个基地这样安排的理由。
  (提示:从各基地的交通流通能力方面思考)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
  阅读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
  ①我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的时间、人员组成、配置的设备、主要任务等。
  ②通过对我国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了解,说明专业救援队的最大优势是以其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救灾的效率。
  思考
  你的家乡经常发生哪种灾害?
  针对这类灾害,应该准备哪些救援物资?、你的家乡最靠近哪一个储备基地?
  点拨:因教材的使用地区不同,答案因地制宜(以华北为例):
  1、华北地区常见的灾害有旱灾、地震、寒潮、沙尘暴等。华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位于暖温带,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前缘,又临近沙源地,蒸发强烈,且植被盖度低,是我国沙尘暴灾害多发地区。
  2、针对沙尘暴,应储备一些灌溉用的农具和打深井的设施,或者创造人工降雨的一些条件;此外,还要储备救灾的粮食和饮用水、医疗用品等。华北最靠近的储备基地是天津和郑州。
  二、灾中应急
  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说明:交通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所以在受灾时要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保证救援区与灾区的交通畅通。
  ①在“灾中应急”中,通过各类交通线路,从物资储备基地将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运达灾区,进行抢救的行动过程。
  ②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到达灾区的时间。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了解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
  思考:还有哪些内容体系是值得纳入应急预案的?
  课下活动:请学生自己落实这个地震应急预案,即由一至三个“领导者”指挥将班里的学生分组,并确认好各自的职责(最好能列出“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清单)。
  案例③
  通过案例学习,认识到:在交通通行能力日益完善的今天,有无应急预案结果大不相同,应急预案可以减轻灾害损失。
  阅读
  通过阅读,让我们了解了日本东京的地震防灾计划的主要内容,从灾前准备(粮食储备及救护人员等)和地震演习,可以看出日本政府有着周密的应急预案,日本国民有着较强的防灾意识。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思考
  为你的家乡拟定一个这类灾害发生的应急预案。
  (提示:以华北为例,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二是应急通信保障;三是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四是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五是灾害评估准备;六是应急行动方案。)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掌握以下问题:
  ①灾后恢复的主要目的:一是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二是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
  ②核心措施:一是修复、重建生命线和生产线;二是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5进一步了解救援救助灾民的几种形式:民间募捐、国际援助、部队支援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思考
  灾后“重建家园”的意义是什么?
  点拨:回答问题。一个地方遭受某种自然灾害,就像一个人遭受了某种伤害受了伤,“重建家园”就像治疗伤口一样。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抢救和重建生命线及生产线,以及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以达到“将灾害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的双重目标。
  阅读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以下内容:
  ①灾害保险既是风险分散及灾后恢复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管理体制完善的重要标志。
  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方面的险种很多,了解这些险种,积极投保,减轻灾害风险。
  ③我国的灾害保险近年未发展较快,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属起步时期。
  活动
  模拟一次以家乡某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救援演习。
  提示:设计步骤
  (1)先以家乡的一种常发灾害为背景,确立演习主题。
  (2)将第77页的思考3中的应急预案加以修改,作为此次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3)将班内的一半同学分组,扮演不同救助的部门,并落实各自在灾害发生后所承担的任务;另一半同学和班内的桌椅等充当等待救援的民众和财产,这些民众又可以分成小孩、中青年、老人等。
  (4)在完成演习后,评选出最佳部门、救灾积极分子、最佳群众扮演者等。
  (5)写出活动总结报告。)
  说明:自然灾害的救援和救助有三个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这三个环节相当于“未雨绸缪”“雪中送炭”和“亡羊补牢”的作用,在灾害救助中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
  板书设计
  3.2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
  二、灾中应急
  1、概念
  2、主要目的
  3、灾害应急的范围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
  5、救灾应急预案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
  2、救济灾民的形式:
  3、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
  救灾工作方针: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认识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2.了解风灾自救的重点及遭遇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大雾和沙暴天气应该注意的问题。
  3.结合自己家乡所在地或出行地的情况,说明自救和互救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教具:自制挂图、图片
  教学方法:图示法、实践演练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说明: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种类,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巨变。这在现代社会尤为如此,而且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地震预报至今尚未达到十分准确、足以完全信赖的地步。因而普通民众只有在灾前提高防灾意识,掌握救助常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震中生存的机会。
  (一)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阅读“家庭防震避震方案”
  通过阅读材料,掌握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主要内容。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
  拿到的位置上;
  (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
  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阅读“避难袋”
  通过材料的学习,了解避难袋中装有的常备物品、重量、体积要求等。
  探索活动:根据阅读,制定出适合自己地区及家庭的防震避难袋,列出一个清单。在家庭防震会上讨论。
  补充材料:地震前兆
  地震发生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变色、变味、变温等)、天气和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变形、产生地声、地光等等,这叫做地震前兆。
  (二)震中——避震
  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阅读
  通过阅读,掌握室内避震要点。
  思考并讨论
  想一想,如果发生地震使你在家里、或在车上、在学校、在商店、在公共场所、在剧院、在体育馆,你应该怎么办?
  点拨:(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你恰好在家里,那么要视情况而定是躲还是逃。如果你家是平房或一楼,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的话,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你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而待定”,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注意保护好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地震过后,迅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地等待救援。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4)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或悬挂物。
  (5)在影剧院、体育场馆、候车室等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所处的条件,就地躲避,千万不要乱跑。如果距应急出口很近,可迅速夺门而出。如果不能快速离开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在大运动场内,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向运动场中央空旷处撤退,然后再选择合适时机撤离。但撤离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人流,避免拥挤跌倒。总之,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
  通过思考讨论,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说明: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知识: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掌握防御洪水灾害的前期准备。
  思考:洪水前期准备 还可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如色彩鲜艳的衣服、一只金属哨子等)
  (二)洪水应急
  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三)洪水中的救助
  说明:地震中救助的重点在于自救,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措施: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②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是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了解洪水中呼救的常识,掌握救助的正确方法。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阅读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活动:
  1.将你知道的关于灾害自救的知识向你的亲人、朋友讲述和宣传。
  [提示:活动1可按以下设计步骤进行
  (1)将学生分组,以不同的灾害自救为主题,分头搜集并撰写宣传稿。
  (2)先在班里演讲和宣传,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3)汇总各组的宣传稿,在班报或校园宣传栏张贴。
  (4)复印各组宣传稿,装订成册,向亲人、朋友分发并现场宣传。]
  2.模拟一次以某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救援演习。
  [提示]:活动2可按以下设计步骤进行
  (1)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立一种常发灾害为主题的救援演习。
  (2)先请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来讲解某些救助知识和技能(如怎样抢救休克人员、怎样做人工呼吸、怎样止血、怎样简单包扎、怎样搬运骨折伤员等),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3)将学生分配好角色,分别扮演灾中逃生者、受伤者、指挥者等;财物可用桌椅代替。在规定的时间内演习完毕。
  (4)总结救援演习的成败之处,并写出报告。]
  板书设计
  §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二)震中——避震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防洪准备
  (二)洪水应急
  (三)洪水中的救助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上一篇: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方案  下一篇:高考中国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