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多练习试题,这是巩固知识点记忆的最好方法。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您带来的地理高中会考复习阶段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中会考复习阶段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为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有人连续几天观察到同一信号灯在相同时段的亮度不同,   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天气阴晴 D.交通流量   2.从利用太阳能考虑,该信号灯若设置在下列地区,效果最   好的是   A.拉萨 B.郑州 C.北京 D.重庆   某校(23°26′N)高中生,中午前后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并将其结果绘制成示意图。仔细观察下图,回答3~4题。   3.此日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此日后继续观测,一周内正午标杆的影子   A.不变 B.变短 C.变长 D.无规律   甘肃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人们修建了用以蓄集雨水的水窖。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该地区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以降雪为主,冰冻期长   C.蒸发较弱,湿度小 D.江河、湖泊污染严重   6.水窖的建设有利于   A.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 B.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C.彻底解决干旱缺水现状 D.改善生产、生活用水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7~8题。   7.P地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A.低压 B.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   8.图中M、N、Q三地的风力   A.NN>Q   C.N>Q>M D.Q>N>M   具有“抽水机”之称的桉树,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其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被引种到我国西南地区后,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等生态问题。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是因为高大的桉树   A.遮挡了林丛的阳光 B.大量消耗了地下水   C.增加了土壤肥力 D.降低了空气湿度   10.该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某跨国公司在我国沿海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11~12题。   11.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A.科技力量雄厚 B.劳动力素质高   C.消费市场广阔 D.土地价格低廉   12.该食用油生产厂宜靠近   A.汽车站 B.火车站   C.机场 D.港口   “单独二孩”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目前,新一轮的生育政策正在平稳有序地推进。回答13~14题。   13.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B.人口素质迅速提高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增速开始加快   14.“单独二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A.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B.人口老龄化加重   C.人口年龄结构得以改善 D.人口出生率降低   商丘市“双八”草莓基地,紧邻105、310国道及济广高速。该基地利用大棚,科学育种,培育出“铁莓”、“水莓”等优良品种。草莓每年于春节前上市,畅销豫鲁苏皖等周边省市。据此回答15~16题。   15.“双八”草莓有广阔的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便捷的交通 ②劳动力丰富 ③保鲜技术 ④国家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温室大棚内能够种植反季节草莓,主要是改善了   A.土壤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光照条件   2014年12月28日,河南省第一条城际铁路——郑开(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联系实际,回答17~18题。   17.与郑开公路运输相比,郑开轻轨铁路的优势在于   ①节省途中时间 ②改善沿线环境质量 ③大量运送农产品 ④缩短两地里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轻轨采用高架线路,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污染   B.节省成本   C.便于尾气排放 D.节约耕地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过程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巴西   20.20世纪70年代后,图中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下图为贵州西南某地区景观,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看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该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壤酸化 B.降水多,坡度陡   C.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D.岩石坚硬,不易破碎   22.为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开挖煤窑,增加生活用能 B.深翻土地,种植水稻   C.井灌井排,减少土壤水分 D.种草植树,退耕还林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南海风能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24.从开发利用考虑,图中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14年11月22日,四川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据此回答25题。   25.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0分。)   26.(12分)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2分)   (2)乙处地貌是 ,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作用。(4分)   (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   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 (环节)的影响,这一改变水资源空间分   布的方式,将产生更大效益。在生态方面,该工程将给沿线城市带来哪些益处?(6分)   27.(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及日本、德国汽车生产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开始走向衰落。2013年该城市成为世界第一个申请破产保护的城市,人口由盛世的185万,下降至70多万。   (1)底特律利用廉价的水运及附近丰富的 、 等矿产资源逐步发展起来。(4分)   (2)从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推测底特律衰落的原因。(4分)   28.(10分)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南省鄢陵县通过先进的技术,让鲜花在人们最需要的元旦、春节开放,吸引了省内外的花商,花卉市场异常火爆。鄢陵花卉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33°46′ N~34°14′ N),人口约60万。地势平坦,面积辽阔,土壤肥沃。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材料二 河南省许昌市周边交通图   (1)分析鄢陵花卉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2)为鄢陵花卉冲出河南,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全长638千米,河段多峡谷、险滩,水流湍急,水量大,落差集中,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批准红水河梯级开发方案。梯级电站的建设,对于促进全国电力联网、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广东和广西电力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   (1)红水河上的水电主要输往 (华南或华东)地区。(2分)   (2)写出红水河梯级水电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红水河水电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哪些生态问题?(4分)   30.(10分)读安徽省地形图,回答问题。   (1)比较安徽省北部与南部地形、地势的差异。(4分)   (2)安徽省紧邻经济发达区——江苏、上海,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产业转   移对该省发展的影响有哪些?(6分)   地理高中会考复习阶段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A 3.B 4.C 5.A 6.D 7.C 8.B 9.B   10.A 11.C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D 19.B 20.C 21.B 22.D 23.A 24.B 25.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1)向斜(或褶皱)(2分)   (2)冲积扇(或洪积扇) (2分) 流水沉积(或流水堆积) (2分)   (3)地表径流(2分); 补充水源、保障供水;改善水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分,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27.(8分)   (1)煤矿(煤) 铁矿(铁) (4分,顺序可颠倒)   (2)煤铁资源减少(或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带来的冲击;石油危机的影响;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带来的冲击);环境质量下降(答自然或社会环境均可);产业结构单一(或经济结构单一;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为主);国外汽车工业的冲击;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等。(4分,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28.(10分)   (1)地处豫中平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适宜;交通便利;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劳动力众多;消费市场广阔。(6分,答出三点合理即可)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花木质量;扩大生产规模,打造自主品牌;利用网络,加大宣传与销售;加强交通物流建设。(4分,提出两条建议,合理即可)   29.(10分)   (1)华南 (2分)   (2)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4分,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洪水灾害;泥沙沉积;滑坡、泥石流、地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分,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30.(10分)   (1)地形: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2分)   地势:南高北低;或北方海拔低、起伏小,南方海拔较高、起伏大。(2分)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地表景观;可能加重环境污染;增加耗能;用地紧张。(6分,答出三点合理即可)   以上就是51自学小编带来的地理高中会考复习阶段卷及答案全部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地理高中会考复习相关文章推荐:1.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 2.2016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总汇 3.2015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4.高中会考地理复习资料 5.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6.高中地理会考复习必会知识点 7.2016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8.2016高中地理会考复习 9.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全 10.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