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实现方式和确证,体现着建筑设计的物质性,审美价值以及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观。以下是51自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精选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史精选论文篇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生命观 [摘 要]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实现方式和确证,体现着建筑设计的物质性,审美价值以及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观。 [关键词]古代建筑 物质观 审美观 思想观 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克服、改变自然的斗争记录;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实现方式和确证;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艺术,成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缩影。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一样,在上古时期就开始用木材和泥土建造房屋,而中国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木构制”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的独特体系,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生命观。建筑解决了人类居住的问题,在本质上它属于“人工造作” ,改造自然的一种人类文化,成为人类的一种设计创作。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又与各种文化要素相互影响,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物质性 建筑产生于实际需要,同时受制于自然物理,结构、形式乃由其材料环境所形成。诸葛铠先生在《设计艺术学十讲》中提“自然是设计之母”“自然界所生万物皆可成为人类设计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说,没有自然界的金、木、水、土、空气,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又谈何设计和造物。”追溯建筑的起源,从原始社会单树、多树巢居和穴居时代到奴隶、封建社会的木架构到现今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不同的建筑成为人类利用自然物质的见证。 起初,原始居民栖息于树,择冠大而密的大树作为藏身之所,后学会利用石器砍伐树的枝叶,在一棵大树众多的枝杈之间构筑居住面,逐渐又利用几株大树的主干作为支柱建造居住空间,形式“巢居” ,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物质资源的利用。伴随各种条件的发展人们开始创造房子村落,用榫卯结构还包括立柱,形成“干栏”式建筑;在约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了方形、圆形居室遗存。 从新石器时代的全居穴看,夯土技术逐渐发展,运用夯土技术筑成的中国建筑台基为后来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代版筑技术的熟练运用解决了建筑中墙是否坚固的技术问题,增强了墙的拉力。又如,仰韶文化时期的半穴居住面铺以木板,后来为防火防蚀,原始居民运用“墐涂”的方法地面烧烤成红棕色陶质地面,一举两得实用而美观,地面变得细密坚硬,有利于隔潮且平添了一种光滑感,无疑给建筑物增添了人工创造的色彩之美。一直延续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的建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木架构”为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以上这些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泥土,可见当时中国森林、泥土等自然资源丰富,成为人类建造居所的物质载体。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观 人在实践中使自然物发生了结构形式的变化,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物质材料的使用实现了建筑功能性,使建筑形成一定的空间,使人得到满足感、舒适感,体现了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力量,使人通过建筑在精神上产生愉悦,部分理由归因于本质上与生存、生命相关的元素,在复杂的建筑中发现秩序所带来的美学上的满足,形成建筑的空间观、审美观。 建筑的空间一般具有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中国房屋的屋顶、墙体、门窗等按照一定形式构成建筑和谐统一内外部空间。对比与整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让建筑充满生气。如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巧妙地运用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亭子、小桥、绿树、湖水与作为背景的天空等,达到了多样整一,不同功能的楼、阁、山、泉具有变化,生动活泼;在形式上大致统一的顶部、檐、拱、廊等,使园内小景统一,最后用围墙把这些富有变化的因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在这个整体中又融入着自然景观,使建筑之美融渗在自然之美中。其次建筑的“灰”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建筑空间的问题,《老子》第十一章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如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天井,或者古代都城的四周,园林里的廊隙都是一个空间区域。除此还有“第四度空间” ,指建筑的运动感,它是由时间和空间要素相联系而形成,有时也指建筑的意象。如中国建筑中特有的飞檐 ,具有飞动之美,化静为动,轻盈俏丽,给人极大的美感;园林中迂回曲折的轴线,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使园林或曲径通幽,或柳暗花明,增强了空间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审美情趣,人类按照空间形式之美,创造着建筑的美感,体现生命中对美的追求。 三、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思想观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承载着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识。中国建筑之所以能成为建筑史上独特的体系,离不开古老的东方文化中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各种传统思想的洗礼。 在中国,儒家的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中庸思想、礼制观念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建筑。在建筑的布局中明显出现了儒家文化的重血统宗亲,讲求中庸,秩序等。如中国的房屋建筑,单体建筑多采用“一明两暗”的三开间式平面布局,讲究中轴对称。由紫禁城可以看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重要建筑都是穿越中轴线呈纵直排列,其余建筑的设置,也在中轴线两侧呈两两对称呼应之势,这样“执两用中”的思想,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子的独尊地位和封建宗法礼制等级的森严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的四合院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序列正是反应了这种礼制思想,祠堂、宗庙、陵墓建筑等也都反映着中国传统的礼制精神。 建筑作为人类的实践造物活动,体现着造物的思想。“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形而上’之道,看上去高深莫测,实际上是人为的思想和规律,它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个庞杂而多变的哲学思想,但简单理解即自然界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宇宙万象,月圆月缺,春夏秋冬,生生不息才构成一个阴阳变化不息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世界。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追求和崇尚与自然的亲近融合,这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观念。“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它以物化的形式显现,就不能不借助象征,从而形成上层社会、尤其是帝王的祭服、礼服和礼祭器象征‘天’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传统建筑中形成“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人与宇宙的尚圆、尚方的观念融入于房屋的方砖圆瓦,比如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天坛祭天,造型为圆形,地坛拜地,造型为方形。在建筑材料上,以木材为主,在中国的哲学中,木材是生生不息,轮回永生的象征,表达着人顺从并依附自然的思想,对大自然的亲近感。木材本身的质感熟软、朴素而优美,具有生命性,富有阴柔之美,建筑与自然相渗,达到天人合一。 如果说中国的思想观念是以儒家“入世”“有为”的思想为主导,那么道家“出世”“无为”的思想就是补充。二者互补与融合,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老子和庄子的“无为即美”的思想呈现在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上尤为突出。尤其在苏杭一带的私家园林,大多为仕途坎坷,屡遭失败后为追求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却并为遁入空门,而是留恋湖光山色,追求虚静恬淡,无为,隐逸田园,与自然宇宙同在的无限、永恒之美时而建,期盼与大自然的融合,把自然景观纳入园林,树木花草环抱于屋前屋后,临水而建,曲折幽深。如苏州的拙政园,其精髓就是道家的“无为”与闲适,春光初乍时节,海棠花红艳艳,暖意丝丝,把人带入诗情画意之中,园子中有水有池有堂有序有亭有桥,形成园林中的曲线,比直线更具有生活生命的气息,与道家思想中“道”性至柔,柔则必曲的哲学思想相吻合。“艺术的境界,即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在中国园林建筑中这种深境就是虚实的结合,动静的结合,无不渗融着道家情思,如园林里的轩阁、墙头、矮栏等,或虚或实,虚虚实实;亭榭台舫依水而建,一动一静,动静相融,人在其中转向静虚无为的自然中陶冶情操,求得内心的平静,是精神追求与自然的无限统一。 佛家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充分体现,尤其是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佛教建筑的设计思想的核心是佛教文化,其中和皇权思想的结合对古代建筑有深远影响。佛教建筑中的佛塔源自印度,因在中国皇权永远高于神权,以及民族情感、心理机制的不同,古塔传入中国后逐渐中国化,如佛塔的平面在唐以后多为正方形,像五台山佛光寺解脱禅师塔,陕西的大雁塔,小雁塔……其平面都为正方形,都含有崇高神圣的空间意象,显示了君权的至高无上,赞颂佛之崇高,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圆地方” ,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四平八稳”观念。 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观念,与西方的传统建筑相比较有着根本的区别,在物质材料和审美观上,中国以木材为主追求自然、朴素和阴柔,西方以石材为主追求坚硬,沉稳和阳刚;在思想观念上,中国传统观念中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以“人”为中心,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西方的建筑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截然分割,以“神”为中心。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相比较具有更强烈的生命情感,体现在它的物质性,审美性,思想性上。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精选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