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与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宗教地理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宗教地理论文(一) 宗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与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首先,宗教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作依托,宗教便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宗教在产生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以佛教为例来说明宗教与我国人文科学的关系。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民风民俗、词汇、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都发生了直接的关系。 1.佛教与民风民俗有深厚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上元节、端午节、腊八节等众多节B。这些民俗节日都或多或少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元宵赏灯的习俗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B逐渐形成民间的盛大节B:中国传统习俗腊八节与佛教创造人释迦牟尼佛接受牧女的乳麇供养,于腊月初八这一天在善提树下悟道有关。 2.佛教传人我国后,对传奇小说的影响尤为深刻。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的小说、诗歌、戏剧、民间故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佛教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取材范围。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与佛教关系密切。仅以(西游记)为例,小说中贯穿了佛法无边、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思想。如其第六、七回中描写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抗时,无论他是变作麻雀、大鹚老、小鱼还是水蛇、花鸨、土地庙,均被二郎神识破,最后被太上老君的金钢套打中天灵而被捉,及至后来他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逃脱,却又被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以掌降伏,压于五行山下,然后以一张写有真言咒语的帖子制住不能逃脱。小说第九回中的因果报应思想甚为明显:三藏的父亲陈蕊生考取状元后又娶宰相之女殷小姐为妻,却不料在赴江州上任途中遭到贼人刘洪杀害,沉尸于江底,只因之前曾将买来的一尾待烹鲤鱼(龙王)放生,才有幸被水底龙王所救,至其子江流(玄奘)长大成人为父报仇后,复得出水活命。 3.佛教对诗歌的影响也很明显。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印度佛经的大量翻译,人们发现了汉字的四声。所谓四声,就是汉字平、上、去、入四种不同的声调。四声的发现,标志着声律理论的产生,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理论的诞生,直接影响中国诗歌的创作。一些诗人开始追求诗歌的声律,讲究诗歌的格律美,追求诗歌形式的创新。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中,中国的古体诗慢慢被淘汰,出现了新的格律诗。格律诗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在创作手法上都比古体诗灵活得多、方便得多,更容易传播和认识。 随着佛教对中国文人影响逐步加深,在历史出现了许多文人墨客创作的反映佛教思想的诗歌作品。例如王维的《过吞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香积寺是一座寺院,王维来到此地,不由想到佛教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潜藏毒龙,是佛门高僧制服了它。佛法无边,能克制毒龙。同样,佛法也可以克制人间的欲念。还有《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这句话可以概括王维这首诗的思想。王维中年信佛,他的诗渗透了禅宗思想。秋夜独坐,就是坐禅。秋天下着细雨,四周十分寂静,一个老人守着油灯,静静地坐在那里,感叹人生。人老了,头发白了,又没有长生不老丹,生命不能永驻,时光不可挽留,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日出日落,不可违背想解脱这种悲惨世界,只有学“无生”,佛教才能够改变人生苦难的境遇。 4.在戏剧作品中,佛教思想也常常被引用。佛教中的许多故事、譬喻,常常被戏剧引用,丰富了戏剧的题材与内容,更重要的是佛教宣扬忠孝节义、因果业报的思想,有匡正社会风气,增加人间道德勇气的效果。中国戏剧中,以佛教为主题的剧目占有相当的分量,如果把佛教的内容除去,那么中国戏剧文化史将是残缺而不能成立的,足见佛教与戏剧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戏剧也编造出许多有关报应昭彰的通俗故事,宣扬今生的善恶业因,必导致来世的荣辱祸福,这也是受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所影响,如《包青天》《窦娥冤》等作品。 在古代许多戏剧中,将佛教中的人物戏剧化,不但为戏剧的诞生提供了丰富故事题材,并且为社会广泛传播忠孝节义的观念,达到推动佛教教化的目的。如《且连救母》,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载:七月十五B中元节前数日,寺院印《目连经》流通,“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B止。”剧中敷衍目连地狱救母经过,曲折详尽,可以说是孝道的宣扬,有助于社会教化;《唐玄奘西天取经》描述高僧伟大的行径,为人们树立良好的典范;《观世音鱼篮记》是慈悲喜舍的弘扬,有净化人心的作用。 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明代的杂剧、传奇也多取自佛教,如《双林坐化》《哪吒三变》《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等皆是。戏剧中的情节受佛教影响的,《封神演义》书中描述的三十六路伐西岐,也同样受了《华严经》和《降魔变文》的启示。民间故事中也有许多是取材于佛教的故事原型。 5.汉语词汇中有许多成语、俗语、歇后语都是来源于佛教。成语如:借花献佛、顽石点头;俗语如:无事不登三宝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歇后语如:和尚的木鱼——天生挨打的货、观音的肚子一慈悲心肠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佛教文化的影响,汉语的词汇恐怕会逊色许多。 6.佛教对艺术的影响也很深远。佛教的梵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常常被我国历代的艺术家所重视,他们会认真地研究佛教艺术,从中汲取对本专业有益的内容,促进本艺术领域的发展。如敦煌石窟的壁画和雕塑艺术,龙门和云冈石窟的雕塑,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人类杰作,并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7.佛教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佛教思想的目l入大大丰富了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于是便形成了佛教与这些学科相融合的专门学科,如佛教伦理学、佛教心理学、佛教美学等学科。 其次,佛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宗教起源于何地,地理环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原始宗教一般是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级形态的宗教,其发源地的地理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上,世界主要宗教产生于西亚与南亚地区的气候条件适于观察天象,且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们易于产生幻想并寻求精神寄托;从文化地理因素来看,一般多为古代文明昌盛和枢纽之地,例如诞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西亚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具有浓郁的文化思想氛围及发达的哲学思想体系,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为高级形态的宗教提供了诞生的温床。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1.宗教的传播路径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很大。在扩散方向上,地理环境中的天然屏障如高山、沙漠、大海等对传播造成了阻碍,致使宗教的传播只能向交通通途方向发展,如山口、通航的河流等。古代发达的陆路、海上商业航路,都为宗教提供了一个传播途径。 2.宗教扩散受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空间上有一元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势必要从文化发达地区传向不发达地区。宗教扩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政治因素,通过战争征服被占领地区后,通常会首先破坏当地的宗教信仰(如破坏宗教祭祀建筑、捣毁神像等),并迫使当地居民改宗,西方16世纪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的传教活动,也是带有一定政治目的的:二是文化因素,文化上居统治或优势地位的国家及地区,通常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宗教信仰。 3.宗教的空间分布从地理因素上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发源地和传播路线、播及范围的影响。一是宗教最初的产生、发源地,对宗教早期的地理分布范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是当今世界重要宗教的地理分布,也都大致覆盖其源起地区或在发源地周围地区进行扩散,例如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至今那里仍是该教的核心地区:佛教虽然在其诞生地已几尽灭亡,但其最大的势力区仍在印度附近的东北亚、东南亚诸国、诸地区;二是宗教的传播时间、路径与传入地,影响着外来宗教在本土的分布:三是播及范围,即宗教文化的范围,甚至可以用宗教作为划分不同文化区的标准。 4.一些自然风景胜地经常成为宗教圣地的所在。世界各地大的如山川、河流,小的如岩石、洞穴,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宗教的神圣场所。其中以山川圣地居多,究其原因之一,与山川的地理特色——高度有关,因为普遍认为神祗的居住地为人类不可及处,如天空,而山川曾是人类接近神祗的唯一自然途径,所以山川被赋予神圣性。河流、河岸、海岸等在某些宗教中具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印度教的至圣之地在恒河,就与印度教教义中洁净仪式的规定有关。另外,也与原始宗教阶段的万物神性有关,各种自然地景都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传承下来之后,因种种原因如政治斗争、经济发展等,某些地方神祗地位升高某些下降或消失,造成对部分地景的重点崇拜,渐而形成宗教圣地。人为因素形成的宗教圣地,一般是宗教的诞生地、重要传播地,宗教创始人、宗教领袖和教内重要人物的出生地、埋葬地、主要活动地等,自然地景中也有因传说及宗教典籍中的记载而成为圣地的。宗教圣地并非一成不变,也有更替的可能。 5.某些宗教戒律也带有一些受地理因素作用的痕迹。一些宗教中饮食方面的禁忌,其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当地生活环境艰苦,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障种族的继续生存与延续。后被吸收到宗教戒律中,成为不同地区的所有信徒必须遵守的准则。 6.宗教群体的形成,除了血缘、民族、社会、语言因素以外,与地缘关系紧密。同质地理区的人们容易形成共同的文化区,因此也易形成共同的宗教信仰区。从大的空间范围上来说,民族聚集区中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倾向于信仰同一种宗教,民族与宗教具有异常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由于政治或其他因素而使同一民族的人分奉不同宗教的,这往往成为地区冲突的导火线:从小的空间范围上来说,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宗教社区,会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及礼仪习俗而形成一个整体,且往往有一个宗教组织来进行整体的1力调与控制,这种宗教社区,可能是正式的宗教教区,也可能是自发形成的。 综上所述,宗教与人文地理的关系比较密切。宗教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文科学的内容,人文科学也便利了宗教思想的传播。从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说,宗教的产生和传播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宗教产生阻碍或促进作用。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宗教地理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