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哲学范畴“道”的含义,这是老子的专利。以下是51自学小编整理分享的水的哲学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水的哲学论文篇一 陈鼓应是一位引发争议的专家,他一直坚持的“文化儒家,哲学道家”的见解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但他说,中国的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而非孔子,老子关于宇宙本源、本体论的构建,在孔子身上看不到。他自己在这本书的第二次修订版序中写道:近五六年,在我已发表的论文里,有两个论题引起学术界广泛的争论:一是《易传》学派性质的问题,一是道家主干说。前者,我连续写了十几篇文章,推翻《易传》是儒家作品的旧说,而论证它是道家学派之作(现已汇集成册《易传与道家思想》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后者,我曾撰文论说中国哲学的主干部分是道家思想而非儒家。今后几年我将在这一课题上,继续探讨。在我近来写的文章里,我曾经一再提到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认为中国的“哲学的突破”始于老子。事实上,对于整个中国哲学史,越往下探索,越深入研究。就越会认识到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各家。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陈鼓应先生的研究旁征博引,逻辑缜密,译文优美,雅俗共赏,作为一家之言,确有发人深省的阐释和严密的论证。我们没有资格评价这本著作,但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许多。 作为一个读过书的普通人,一谈及老子,往往都会想到“无为”和“无不为”。至于到底该如何理解这些话,却见仁见智。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寻找理解这句话的切入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七十八章》) 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哲学范畴“道”的含义,这是老子的专利。老子的“水”集“道”的所有特征于一身,他将具备天性物性的“水”,与人的心灵相结合,提出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从而表现了老子富有哲学底蕴的理想人格。 老子眼中的水有七种善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八章》)在老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应像水一样善纳百川而深沉渊默(心善渊),品德应同水一样能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应如潮水一样准确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应如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做事应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善于把握机会,应时而动、应时而止(动善时)。只有这样才能“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圣人如果真正做到如水一样,就会心平持正,不会被外界所扰。 “柔”是老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水无孔不入、充盈于宇宙万物之间,“滴水穿石”便是最好的例证。“柔”体现了一种韧性,只有具备韧性的人,才能够屈伸自如、游刃有余,人生只有后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而这种退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更好的进。这种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思想就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形象体现。“柔”是后退,是“无为”,但它能克强,这便是“无不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 “下”有两层含义:一是谦虚包容的意思。具有谦下品德的人,才能招能聚贤,从而成就自己的伟业。二是道德约束力的意思。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的作用,也是客观规律所致,它不是主观能动作用的结果。如同人生活在社会里,就必然要受到特定社会道德的制约。如果没有“下”的约束,水会无形漫流而永远不会成江海。所以,顺从的“谦下”便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方法。它表征着人格逐步完善的一面,体现了老子“无为”的德行。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老子・十五章》) 虚静是老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即宁静安详是浮躁的主宰。只有安静于自然才会使人生亲善之心;只有临事冷静,才不至于手足无措;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凝静淳朴、谨严审慎。同时,虚静也是涵养修持方法的核心。 以无求有,以静求动,方能显示出圣人的本色。所以,达到“虚静”的境界便达到人生理想的升华。虚静真正体现出了老子理想人格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哲学底蕴。 老子抓住水的本质特征,突出水的三性――柔、下、静,以表达他的“无为”和“无不为”之间的关系。他将水性与人性紧密结合,强调理想人格的三种能力,实现了理想人格中的真、善、美的统一。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片面地把老子的“无为”仅仅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 我们从“水”的特性中,可以体味到老子“无为”的真谛,我们从“无为”的追求中更可以观照到老子的荣辱之心。 老子的辩证荣辱观。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荣誉的看法,如“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二十六章》),“至誉无誉”(《老子・三十七章》);二是对耻辱的看法,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三是论“荣”和“辱”的关系,如“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十三章》),老子深刻认识到荣辱使人惊心,使人欲望腾起。因此,提出“知其荣,守其辱”(《老子・二十章》)。 老子的“荣”,重在对外在的声名利禄的批判和超越。老子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说的就是“道”是实在的、自然的,而“名”却因人而异,因物而变,一旦用因人而异的“名”去解说“道”,这个“道”就不再是原本的“道”了。“道”与“名”的关系,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老子说:“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老子・十四章》)因为“名”是虚的,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呼吁人们要看淡名利、超越名利,复归自然。“水”的“谦下”品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虚名”认识的觉醒。 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说到‘道’体时,惯用反显法:他用了许多经验世界的名词去说明,然后又一一打掉,表示这些经验世界的名词都不足以形容,由此反显出‘道’的精深奥妙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老子对世俗世界的否定,是通过大量否定性言词来表达的,如无为、不争、不自生、无身、无知无欲、不恃、不有、弗居、不仁、不盈等,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佛教有着惊人的相似。 “知足”是老子荣辱观的另一个表现。所谓“知足”就是不要为名利所累,不贪婪,不妄得。“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与人不争,谦冲贵柔,避免纷争,从而远离困辱,远离不幸,获得生命的长久。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老子的知足不争,实际是一种柔性的美德,宽容的涵养,以柔克刚的智慧,它体现了老子“上善若水”(《老子・八章》)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老子认为,执着于世俗生活中的“荣”与“辱”都会使人迷失本性,挫伤人的尊严,它是引起人们争斗和扭曲人性的根源之一。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 ‘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荣”是外在声名的获得,“辱”则是声名的丢失。想得到好名声,心自然静不下来;得到了怕失去,心还是静不下来;一旦失去了,心更静不了。因此,对于外界的荣辱,要做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这就是老子倡导的“水”性的“虚静”。只有“静”,才能保持身心和谐。 荣与辱虽然相互对立,但彼此又能够相互转化,祸福相倚,荣辱与共,这种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反映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及其转化规律。换句话说,老子所说的“荣”代表的是“无不为”的一面,而“辱”则代表“无为”的一面。以“守其辱”来达到“知其荣”,则是说只要立足于“无为”之地,那么“无不为”的境界自然不会远。 由此可见,以“水”为切入口,不失为了解老子哲学的重要途径。同时,“水”也可以把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从不同的侧面串联起来。换句话说,对“水”的特性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做进一步了解。 管子提出以水为本原的宇宙观,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原”、“群生之宗室”。无生命的物体、有生命的草木禽兽以至宇宙之花的人类,全都来源于水。管子认为治世如治水。治世的关键在于认识人性,顺应而不可违背人性,犹如治水的关键在于认识水性,顺应而不可违背水性一样。“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管子,水地》)。 先秦诸子对人性的认识有“性善”、“性恶”两派,但不管哪一派,都会从“水”的特性中引申出切合自己观点的比喻。比如,孟子主张性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来证明人性善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荀子主张“性恶说”。在对教化的认识上,荀子用盆水来做比喻,说:“人心譬如�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荀子・性恶》)强调人心就像盆水一样,盆放得正,浊污就会沉淀在下,上面的水就清澈得可以照人;如果摇晃振荡,就好比受到诱惑,水底的污浊就会翻上来,面上的清水也会随之变得浑浊了。以此说明水底的污浊就是天性中的“恶”,只有良好的教化,才能使盆水摆平,面上的水变清。 在治国之道上,孟子讲性善,是要说明“仁政”是顺应人性的;庄子讲人性自然,是要证明“无为”是顺应人性的;以顺应人性的办法治人,这些比喻正是从以顺应水性的办法治水取得成功的经验引申而来的。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论,明确地把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形象地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强调了不可忽视人民的力量。 墨子讲“兼爱”,则提出:“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墨子,亲士》)要君王关爱和包容自己的臣民,同时还以江河成其泱泱巨流是由千川万源汇纳而成的事例,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通过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的。 晏子则用石和水的特性进行比较,“人性有如石者、有如水者。如石者内外皆坚”(《晏子春秋・问下》),而如水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晏子春秋,问下》),因为有容乃大,所以是可以长久存在的。 在个人的修养方面,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孟子说,孔子所取水的比喻,不仅是赞叹生命的永不停息,更是要说明人的修行要“有本”,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日夜不息地奔向大海,能够永不枯竭,是因为“有本”。人也要“有本”,这里的“本”就是善,有了善,才能够成为君子。人如“无本”,靠侥幸得到的名望地位也是不能长久的。 孟子讲人要厚积渐进,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用流水不注满坑坑洼洼就不能继续往前流的自然现象来比喻坚持不懈的品质;君子有志于行道,不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修养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就不能取得成功。 我们品味老子的“水”的哲学,不仅仅是为了掀开老子思想的神秘面纱,而且是为了更方便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为此,再推荐几本相关的书籍,供有志者学习参考。 佳作链接: 1,《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龚鹏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本书独辟蹊径,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体气、饮食、男女、家庭、社会关系、天人关系、历史意识、思维模式、感性世界、德业担当、文化实践等各层面,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又显示出什么型态、有什么优缺点;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则正本溯源,说明其致误之由来;对华夏文明在现代变迁异化后之再生的可能,也有一些期许。 2,《(周易)经传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廖名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书分十五讲,可为读《周易》之入门。《周易》的特征、学《易》的意义、学《易》的方法,尽在其中。本书更有对《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爻辞的解释,有对《易传》的解释。《周易》经、传的要义在一讲讲中得以深入浅出地阐释。《易》非坊间认为的算命之术,实乃修身以至治国之哲理所在。现代人诚不可不学《易》,学《易》必有入门,此书便是。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水的哲学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