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走出哲学教学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学科的本性,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即变知识体系式教学为反思现实问题的专题式教学和变注入式单向教学为诘问式互动教学。以下是51自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哲学的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哲学的论文篇一 以哲学的方式问思哲学的教法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授知识体系上,形成了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我们需要走出哲学教学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学科的本性,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即变知识体系式教学为反思现实问题的专题式教学和变注入式单向教学为诘问式互动教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式教学;诘问式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5-0274-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中心放在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上,极力追求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遵循着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相关的哲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原理进行论证,或者再结合某些具体事例加以解释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非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甚或还起到了反作用,给学生一种说教或者高高在上的形象,导致学生有逆反心理或者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因此,我们需要走出哲学教学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学科的本性,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 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学目的,变知识体系式教学为反思现实问题的专题式教学 现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有三种存在状态:讲坛哲学(存在于讲话、官方文件报告、公共政治课讲坛上的哲学)、论坛哲学(学者们讨论的哲学)、应用哲学(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哲学)。汪信砚教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人们并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视同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播这样一种有严重缺陷的教学观念。这种教学观念是有其“论坛哲学”方面的根源的。时至今日,“论坛哲学”中仍然有不少人并不真正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至少是并不真正懂得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他们仍然把哲学视为一种知识系统,并由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1]。长期以来实际支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并且不断追求大而全的知识体系,唯恐遗漏了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记忆背诵那些并不理解也来不及理解的抽象概念,使得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失去了它应有的灵性,变成令人生畏的教条。“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哲学教育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哲学被简约成一些概念、术语、原理、规律、范畴的堆砌,成为了异己于学生的僵硬的概念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生活世界、改造生活世界的本真精神被遮蔽,断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反思、批判的理性之链”[2]。 因此,我们要进行哲学教学,就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必须努力破除这种教学观念,确立起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特性真正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结构严谨、高度抽象、逻辑性强、富于思辩性、富于批判性的理论体系,但其形而上的知识体系承载着对人类生活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能脱离知识而孤立存在,但它又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种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功能,其根本意义在于关怀和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鲜明地体现了人类的崇高价值理想,可以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理想和信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要充分展现这一根本的意义,就应从问题出发,特别要直面社会和人生中那些引起学生普遍关注和困惑的现实问题,积极地回应和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觉地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表达的崇高价值理想,并将这种价值理想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 运用专题性讲座取代体系性讲授,已经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所谓专题教学,就是针对某种现实需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所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教学一定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问题的现实性、思想上的针对性。哲学专题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学生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进行深入解剖和辨析,澄清学生的各种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比如我曾尝试过如下选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不容忽视”、“实用主义观念剖析”、“意识形态中的战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的自由与解放”,等等,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教学效果好。二是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管用。对于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面面俱到、照本宣科,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人阐发其精髓,注重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三是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自主性。专题教学一方面对老师而言是一种研究式教学,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运用,如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专题教学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必须要使学生在进行探究中获得体验,实现自主性发展。 二、以激发学生哲学思维为教学手段,变注入式单向教学为诘问式互动教学 多年来,按照教授知识体系的教学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基本囿于一种“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即使是有所改进,也正如孙正聿老教授所认识到的那样:理论课教学中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以“原理+实例”的方式进行讲授,在这种讲授中,把理论当成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只是用理论去解释实例,或者用实例去证明理论,而理论自身的“道理”却没有成为被讲授的对象,因而也就失去了“以理服人”的力量[3]。 哲学是“爱智”,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思维的核心就是批判性思维。它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冲击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弘扬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意识和探索精神,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和强化人们的创造性综合素质,因此,哲学课应该采取启迪式、思辨式、反思式和追问式的教学方式。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动力应当是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环节。韩震教授认为: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性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如 果老师不以某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反思和批判的思维活动,那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教哲学;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进入反思性和批判性的状态,那他就是以非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4]。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巨匠的著作都是用对话、辩论的形式写成的。以哲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我看来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诘问的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上的对话式讨论和课堂外辩论竞赛等形式,由此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体间愉悦教学,在思维交锋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 所谓对话式讨论,指在平等开放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展开深层次交流。对话正成为教学改革浪潮中的显著趋势,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正逐渐代替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因为有了对话,教师不再同化、固化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创新。对于哲学课程的教学而言,对话其实是对话双方的诘难,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曾经运用过。“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问题的时候,关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5]。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与他母亲的接生法相比称之为“精神助产术”,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对话的方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追问,最后走向确定的知识——事物的本质。“精神助产术”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一是反讥阶段,先承认对方的论断是正确的,然后按照对方的逻辑从对方法的论断中推出矛盾,从而否定了对方的命题和观点。二是归纳,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再从一般性的命题推出反例,使对方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三是诱导,提出对方不得不接受的真理。四是定义,对一般作出概要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开放的讨论中,反复论证和诘难,致使学生在问答的双向过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方法与精神。 此外,与对话式课堂活动相配套,可以适当地引入辩论赛等实践环节。辩论古已有之,它体现了人类探求真理的冲动和享受思维激荡的乐趣。辩论,也叫论辩,是人们基于本身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的不同立场而展开争论的过程,是一个批驳谬误,不断加深各方对于事物的认知而逐渐统一观点、趋向正确认知的过程。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选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是否创造条件也要上”、“近墨者黑还是近墨者未必黑”、“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人类是否将毁于科学技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等等。通过辩论赛,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智慧与智慧的较量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批判思维和提高思辨能力,而且更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理想。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遵照邓小平同志“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本文中无论是专题式教学还是诘难式讨论的教学改革,最终都是落脚于增强马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效性”上。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7). [2]刘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生活化刍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孙正聿.理论课要会“讲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4]韩震.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5]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28.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关于哲学的论文篇二 我为何选哲学? 想来这二十多年,我们一直在学习“what”和“how”的学科,是时候该学习一门“why”的学科了,追问生命的意义,揭示一些玄奥真理的东西。 那一年,住在我隔壁的一个姑娘意外身亡;那一天,我们到殡仪馆为她送别;那一刻,我问自己,如花般的生命瞬间殒灭,人,生来为何?那一刻持续了数年,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彼时,我是幼小孩童,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无所适从。后来渐渐长大,懂得生命有限命数有定的道理,却仍旧钟情于各种冥想,任思绪延展,天马行空,那些始终未果的问题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好奇心的浇灌下,肆意滋长,在条件成熟的这个路口,再也无法掩盖。 在我决定要报考西方哲学史专业的时候,毫无疑问遭到各种来自周遭的质疑和嘲弄,也有许多善意的提醒。我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不受欢迎的专业,也懂得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别。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之下,当你求职无门、问薪无 果的时候,哲学的确不能带给你面包和牛奶。当你用“学以致用”的生存法则来丈量这门学科的价值时,也许,它是无力的。但我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生活可以靠双手去创造,幸福却要靠智慧去经营。吸引我的恰巧是哲学远离世俗纷扰的宁静,那思想的盛宴是最纯粹的精神养分。 很多人以为,哲学是怪诞的思想枯燥的文字构建,那个城堡高高在上,常人难以企及,也因此而拒绝哲学。我必须承认,初读,那一本本博大精深的思想巨著的确是晦涩难懂的。有时,一遍遍地重复阅读依旧不知所云。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渐入佳境之后,方可取得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其实,并非哲学如此。试问,哪一门学科的研究,不需要如此艰难的过程?何况,哲学问题本就源于生活,来自我们对生 活着的世界无穷无尽的爱和探索、追溯。因此,它所回答的也正是生活中最为朴素和简单的道理。只是,我们为生活之外的太多东西所羁绊,忘记了自己出发的方向。有人言,女生考 哲学,不是哲学毁了她们就是她们毁了哲学。想来哑然失笑,不知是哲学得罪了他们还是他们得罪了哲学。哲学与众多文科专业并无太大差异,相反,女子特有的敏感细腻的思想情绪在严密的逻辑指引下,更容易参悟古人的智慧。哲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内心强大,这份强大足以让每一个女子保护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至少,在新 颁布的婚姻法面前可以少去许多担忧和焦虑,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在对人生问题的追问和冥想之后,我们更加通透和感念,知足而长乐。 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播音与主持 艺术专业,我必须承认我热爱我的专业,它让我尽情享受表达时的快感,以及与人沟通和相处的乐趣。无论今后我是否再有机会重新回到播音艺术的专业里来,我都希望自己在经历伤害和弥合之后,再去绽放。这一程,注定要在沉寂中完成,阅读经典、审视人生、思考生活,让纯净的心底每天都能开出一朵小花。 看了“关于哲学的论文”的人还看了: 1.哲学的论文范文 2.关于哲学毕业论文 3.有关哲学的精选论文 4.关于哲学的论文 5.有关哲学类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