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位于二年级教材的第七组。《清澈的湖水》文章措辞优美,引人入胜,将语言文字学习和环保教育有机结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设计以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词,写好“扔”字。 2、把课文读通顺。感情朗读文中几处描写景色优美的语句,感受到风景的优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词,写好“扔”字。 2、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1、感情朗读文中几处描写景色优美的语句,感受到风景的优美。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画面,美读课题。 1、配乐观图,谈谈感受。(设计意图:直观感受何谓“清澈的湖水”。)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词句。 1、提出读文要求。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注音生词,开火车带读。 (2)自主提醒难读字词。 (3)脱拼音全班读。 (4)认识多音字“卷”。 4、读准四句难读的句子。(设计意图:该文中除生字较多外,更有难读词句,该环节将更有效、更深入地为学生扫清品读障碍) 5、动作理解:“攥”“扔” 6、指导书写“扔”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词,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障碍。抓住文章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动词“攥”和“扔”。不但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课文中心问题,并为深入品读找到突破口。) 三、整体感知,切入关键 1、带问题听范读:到底是谁攥住了什么?又是谁扔掉了什么呢? 2、学生汇报。 3、深入追问:小洁为什么从头到尾一直紧紧攥住那张面包纸呢? 4、引导小结:让我们跟随小洁,一同欣赏湖水中的美景吧! 5、请用波浪轻轻划出描写湖中美景的句子。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从“攥”字切入文本,感悟中心,进入文本肌理) 四、展开想象,品读美句 (1)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设计意图:指导重在读好“长长的波纹”) (2)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①读出平静。 ②读出趣和美:这面镜子除了能映出蓝天、白云,还能映出什么? *看课文插图——映出山石。怎样的山石? *句式训练:山石还会像什么? *除了有这些,这面大镜子里还可能映出什么? *让我们把这所有都送到句子里来读好吗 *这样的画面让小洁陶醉,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设计意图:抓住这重要的句子,进行不断的拓展想象引导,并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五、感情升华,美读成诵 (1)教师动情引述(配乐):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的镜子啊,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山石还有活泼可爱的小鱼,构成了一副多么动人的画面,来,让我们一边想像画面,一边再把这几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2)这么美的句子一定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了,我们合作来试背好吗? 湖水像 ,映出了 、 、还有 。 她感觉自己像在 ,又像在 。 六、抛出矛盾,引领下文 (1)清澈的湖水这么迷人,难怪小洁要一直把面包纸紧紧攥在手里! (2)可是,另一个动作“扔”会带来怎样的情况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篇二 一、教材简说 跟随着小洁的目光,我们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当小洁正想把面包纸扔进湖里的时候,她看见那清澈的湖水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蔚蓝的天空和如画的山峦。谁忍心把这“镜面”打破呢?小洁攥紧了面包纸,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进了应该放的地方。 遗憾的是,那面“镜子”还是被一个小孩弄了个污点。那块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连湖水也“皱起了眉头。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开的手,但对每个人来说,在这一瞬间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洁美好的心灵。 让我们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别忘记小洁那企盼的目光。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一些字在生活中学生可能早已认识,不认识的通过读课文和借助汉语拼音,基本上能独立识字。教学中可以开展摘苹果等游戏,使学生品尝独立识字的乐趣,再请摘到“苹果”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读“摘”到的字。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和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1)生活中识字:“镜”可能在眼镜店的招牌或广告上见过,“映”在电影海报上会常常出现,“演”在电影电视和文娱活动中常见,“蕉”会出现在水果店的商品标签上。“幻”在孩子们喜欢的科幻片片头中常常出现;也可引导回忆,“幻”与上学前天天见到的“幼儿园”的“幼”字字形区别在哪里。 (2)以旧带新识认生字:则-侧、电-龟、奶-扔 2.写字 (1)复习提手旁的写法并指导学生写好“扔、掉”二字。“扔”字的右边可借鉴以前学过的“奶”字右边的书写方法。 (2)引导学生注意“舟”和舟字旁的区别。 (3)“觉”字要侧重引起学生注意下面是“见”不是“贝”,练习写好最后一笔竖弯钩。可联系字义帮助记忆:想想为什么“觉”字下面是看见的“见”呢? (4)重点学习目字旁的写法。本课有两个带目字旁的字:眼、睛。教学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区分“目”字旁和“木”字旁,把目字旁称为“眼目旁”,把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然后,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二)朗读感悟 景色美与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面包纸是本文的线索,“刚想、生怕、攥着”等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关键;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扔香蕉皮的小孩与小洁行为的对比,湖面的变化是文章的含蓄表现手法。抓重点、析对比、明线索、攻关键,就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练习朗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达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教育目的。 教学时,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文章的起伏变化,人物内心感受的前后不同,这是本文朗读的重点和难点。朗读感悟训练要有梯度,不同的环节要有各自的侧重点。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赛读课文,正确流利;评读课文,相机纠正;再现情境,引导感悟。 1.看课文插图或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洁乘船在清澈的湖中欣赏两岸景色的画面),听配乐示范朗读。 2.提问:当我们荡舟湖上,你的心情如何?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第一、二自然段呢? 3.配乐朗读以上段落。比比谁能把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4.透过动作,体会心理。 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应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重读“紧紧地攥着”) “小洁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他”指的是谁?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体会到什么? 5.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讨论: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 6.自主学习,背诵课文。说说你喜欢课文哪部分,把它背诵下来。 (三)实践活动 1.开展“弯弯腰,拾起一片纸”活动。 2.以《文明,只差那么一点点》为主题开展一次小小讨论会。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齐读课题,展开想象 1.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 2.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质疑问难 (三)初识生字 1.自读生字。 2.同桌互相读。 3.教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全班认读。 (四)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1.朗读文中写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坐在这条船上,和小洁一起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呢? (课件演示)你都看到了什么?怎样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学生各自练读美景部分,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2.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3.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遗憾、惋惜的语气。 4.读最后一段。说一说,小洁向哪儿跑去?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过程 (七)巩固识字,练习写字 (八)完成课后的比喻句练习 (九)扩展活动 1.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您注意您的脚。” 2.试着写一句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 《清澈的湖水》的原文阅读 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小洁穿着红色上衣坐在船头。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小洁看得入了神。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哟,清澈的湖水里面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眼光望着湖水。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突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猜你感兴趣: 1.《美丽的呼伦湖》的教案以及原文 2.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教案和原文 3.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原文 4.八年级上册《登岳阳楼》的教案和原文 5.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及原文阅读 6.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的教案以及原文 7.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案设计 8.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教案及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