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的优化组合,是一种新颖的编写教案的方法。要撰写一篇好的物理教案,需要花多点心思。下面51自学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学习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体积的比值不同,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工具   天平、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铜块(两组,其中有一组包有白纸); 烧杯、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一个古老的故事:   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   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那么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吗?   提出问题:   1、如何去鉴别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2、抗洪抢险的战士穿的救生衣的材料是什么?   3、配制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美丽的颜色和层次?   4、热气球中为什么要充有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二、新课讲授   一、引出探究问题   1、生活中鉴别物质种类的方法:   如何区分不同的物质?   老师展示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铜块,   颜色相同的不同液体水和酒精,或水和盐水。   2、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观察及思考一:   (1)老师展示实验器材:包有白纸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铜块。   提出问题:   如何区分哪块是铁块、铝块和铜块?   (2)实验一:   演示验证:   将金属块分别放在调节好天平的左右两盘,比较质量。   (3)能得什么结论?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观察及思考二:   (1)老师展示实验器材:装在瓶中的水、酒精、浓盐水;   (2)提出问题:用天平如何区分不同的液体?   (3)实验二:   演示验证: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或水和盐水),放在调节好天平的左右两盘,调节也体量,当水和酒精质量相同时比较体积。   (3)能得什么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探究问题: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存在怎样的关系?   2、实验方案:   几个不同体积的铁块和几个不同体积的铝块,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与体积相关的长度,计算它们的体积;   一部分小组测量铁块,一部分小组测量铝块。   数据记录在教材第113页的表格中。   3、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分别称量不同体积的铁块(铝块)的质量,并记入表格;   (3)用刻度尺测量铁块(铝块)的边长,计算铁块的体积,并记入表格。   实验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   a.天平、刻度尺使用规范;   b.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4、【数据分析与归纳结论】   (1)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表,请学生观察并说明数据反映的规律。   (2)用图象描述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引导: i.你知道坐标系中一个点所表示的意义吗?   ii.把你所测量的各铁块或铝块的体积、质量数据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iii.体积为0时,质量也为0,可以在坐标系中再加上一个m=0,V=0的点。   iv.把各点连成平滑的一条线。   (3)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象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你所作出的图象反映了质量随体积有怎样的变化关系? 在数学中学习过,这表示什么函数关系?   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归纳结论:   结论1、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   (4)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比较铁和铝的图象;   比较铁和铝质量跟体积比值;   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   三、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符号:ρ。   3. 公式:ρ=m/V。   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5. 单位:   (1)国际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kg/m3,kg·m-3 );   (2)常用:   克每立方厘米(g/cm3,g·cm-3 );   (3)单位换算:   1 g/cm 3 =103 kg/m3;   三、密度表(找规律)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都表示为×103的形式   例如ρ水=1.0×103kg/m3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不用×103   例如ρ空气=1.29kg/m3   四、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量   1、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2、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密度的知识,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有哪些?   1、密度的引出   2、密度的定义   3、密度的公式   4、密度的单位   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量   6、密度的图像   课后习题   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2、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ρ铜=8.9g/cm3,ρ铝=2.7g/cm3)   3、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______球。(ρ铜>ρ铁>ρ铝)   4、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g.(ρ水=1.0×103kg/m3)   5、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   6、如图10-15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板书   第2节 密度   一、实验研究:   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结论2、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不同,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二、密度   1、定义:单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符号:ρ   3. 公式:ρ=m/V   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5、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 ,kg·m-3)   (2)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3 ,g·cm-3)   (3)单位换算:1g/cm 3 =103 kg/m3   四、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量   1、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2、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看过“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的人还看了: 1.初二年级物理密度教案 2.八年级物理密度教案以及习题 3.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4.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