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铸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金银铸币等。东周各国流通的钱币也各有特点。东周货币金属铸币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经济的重要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最初出现于春秋晚期的货币,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东周货币是怎样的? 东周货币简介 铜币 东周货币中以铜币最为普及,是当时中原各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按铜币的形制又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①布币。指铜制的铲形币。又名刀布或钱布。战国以前,曾用麻布为交换煤介,后来人们出于习惯,把新出现的铜币也称为布。布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为空首布,此种布币是铲状工具的缩小,故柄上仍保留有銎,所谓“空首”即指此而言, 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 山西侯马晋城遗址附近春秋晚期的地层中,出土有耸肩、尖足的空首布,通高约13厘米左右,还发现有泥质的铸范,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布币。1937年, 河南汲县山彪镇魏墓中出土空首布600余枚,与侯马所出相似,表明耸肩尖足空首布当是晋或魏的货币。另外,在河南 洛阳、孟津等地的墓葬或窖藏中也发现不少的空首布,这种布系周人所造,柄和足较短,肩为斜肩或平肩,足为桥形,有的布上有“东周”2字。周空首布流通时间较长,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空首布左耸肩尖足布中平肩桥足布右斜肩桥足二是平首布,从空首布演化而成。铲柄不复有銎,变成一铲状的铜片。这种布容易铸造,携带和使用也很方便,流通于整个战国时代。除三晋外,周、燕等国也有发行。其形制不一,可分为方足、尖足和圆足三大类。 方足布又可细分为3种不同类型:(a)圆肩、方肩的桥足布,这是方足布中最早的一类。大小不等,最大的通高约为10厘米,最小者仅4厘米。布上有安邑、梁、山阳、共、垣、蒲坂等魏、韩城邑名。此种货币已有母子相权的现象,如安邑布即有二、一、半3种。是战国时的重量名称,实测一约合今14克。(b)方足小布,通高约4.5厘米,裆为方形。这种布铸造数量多,流通时间长。出现于布上的城邑名称近百个,常见者有安阳、长子、皮氏、马雍、铸、彘、 宅阳、 平阳、襄垣、 高都、平阴、襄平等。这些地名大多属三晋,有少数属燕或周。(c)楚布,这种布布身较长,分大小两种,首上均有孔,钱文难识,一般称之为殊布。多出土于今 浙江、 江苏等处,估计是楚国所造而专通行用于今长江下游的一种钱币。 尖足布分大小两种:大布通高约18厘米,布上地名有 邯郸、晋阳、大阴、蔺等;小布通高约5厘米,钱文常见的地名有晋阳、蔺、大阴、 武安、西都、武平等30余个。两种布上的地名绝大部分属赵。大布发现较少,小布则在今山西、 内蒙古、 河北、 东北等地常有发现。同方足小布一样,有的还标上为半,这反映当时半最便于使用,铸造最多。这种布一直通行到秦统一之前. 圆足布的首、肩、足都是圆角的,又可分不带孔和带孔的两种:不带孔的有晋阳、离石、兹氏等布。带孔的首和两足端各有一孔,俗称三孔布,布上有安阳、阳等地名,背面有一两或十二朱之类的背文。十二朱为半两,因此有人以为这种布币或和秦制有关。这种布年代较晚,可能在战国晚期。实物流传下来者很少。战国时铸造平首布主要用泥、石、铜等材料制范,包头曾出过安阳布的石范,河南新郑发现有泥质的殊布范。传世品中见有铜质和铁质的布币范。 ②刀币。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通用刀币。将钱币铸成刀形,表明齐、燕一带过去曾以刀为交易的媒介物。各国刀币各有特点,齐刀体大厚重,通长约17厘米。刀上有“齐法化”、“安阳之法化”、“即墨之法化”等面文,铸作颇精,多出土于山东济南、兖州以东地区。燕的刀币较齐刀轻小,正面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流通范围甚广,近几十年来,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都有发现,并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处。明刀出土时常常是成百上千,可见这是战国时发行量很大的一种钱币。赵国钱币虽以布币为主,但也兼行刀币。赵刀和明刀大小相似,唯刀身略为挺直,刀面上铸有邯郸、白人等地名,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均有出土。除上述几种刀币外,还有一种尖首刀,多发现于河北、辽南、 山东等地,刀上仅有“六”、“八”等字,尚不清楚这种刀币为何国所造。战国时铸造刀币主要用泥范或石范,易县燕下都遗址中曾出土泥质的明刀范,一范能铸明刀5枚。河北平山县出土过石质的刀范。山东临淄出土过较多的泥质及石质齐刀范。传世品中还有铜质的齐刀范母。 ③圆钱。战国时三晋、周、燕、齐、秦都发行过圆钱。三晋和周的圆钱为圆孔,大约出 现于战国早期。三晋圆钱上的地名有垣、共、离石、襄阴、漆垣等;周的圆钱上有安臧、东周等文字。三晋和周的圆钱出于今山西、河南等地。齐也用圆钱,但形制不同于三晋和周,有方孔和周郭,分益六货、益四货、益二货、益货大小4种,济南以东不少地方都有出土。燕的圆钱和齐一样是带方孔的,但有的无周郭,分明四、明刀、一刀3种,多出于辽东、内蒙古和河北一带,尤以一刀出土数量为最多。齐、燕圆钱均属战国晚期之物。秦的圆钱有两甾和文信,均为方孔,也是战国末所铸造,在四川、陕西均有出土。[圆钱自左至右:垣离石西周益六化益化④铜贝。这是仿照货贝形状制成的铜币。钱为椭圆形,通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左右,正面有阴文的君、圻等字。过去人称这种钱为蚁鼻钱或鬼脸钱,多出土于湖北、湖南、江苏及豫南、鲁南一带,应是楚国铸造的,在安徽发现有这种钱的铜质铸范。 金、银币 《战国策》记载君主对臣下的赏赐或赠与有用黄金三百镒或千镒的,说明黄金在当时流通领域中居于颇为重要的地位。 《管子》则更明确地说:“黄金为中币,刀币为下币”,表明当时黄金和铜币同时被投入流通领域。出土的战国金币分金版 和金饼2种。金版是楚的货币,在长方形或锭形的金版上打上十几个或几十个郢爰、陈爰之类的戳印,故又称为郢爰金或郢爰。郢爰在安徽、江苏两省发现较多。含金量一般都在90%以上,最多者达99%。因使用时按需要而随意切割。故出土实物大小不一。金饼分圆形金饼和马蹄金两种。在江陵楚墓中曾有包金的铅饼10枚以作为冥币,据此推测当时也以金饼为货币。河南扶沟与郢爰金同出者确有圆形金饼和马蹄金,这些金币每块约重200多克。安徽寿县所出的金饼,每块重达500克左右。金饼和马蹄金在使用时都可切割成小块,属于计重货币,和铸币有所不同。河南扶沟和金币同出者还有18件铲形银币,战国时银币资料仅此一例。 延伸阅读 战国中期以后,在北方以魏、秦为中心,出现一种新的货币体系——圜钱。战国末年,齐、燕、秦出现圆形方孔钱,并最终统一了中国的货币。此外,战国时期黄金的使用开始盛行,在南方的楚国,黄金铸币金版多有发现。 周、晋(三晋)货币。由农具钱演变而来的原始布,到春秋以后,逐渐脱离原来作为农具的遗痕,从实物货币的范畴分化出来,成为真正的金属铸币。因为其首部仍保留着农具铲有銎可以纳柄的遗迹,所以称空首布。它是由农具铲向战国平首布发展的过渡。春秋早期,周、晋、卫出现由原始布发展而来的特大型平肩弧足布和耸肩尖足布,通长达13-16.5厘米。此外还有斜肩弧足、平首方足 等形态,各有大、中、小型。 战国时期,周与三晋地区流行3种货币:平首布、刀化和圜钱。韩、赵、魏三国铸行的货币,以布钱为主,刀化、圜钱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也曾使用过。周的辖地主要实行圜钱。 齐国货币。齐国是海岱之间的东方大国,拥有山泽渔盐之利,商业十分发达,一直保持自己独立的刀币体系,到其晚期才出现圜钱。刀化从春秋时期即流行于齐国,种类很多,厚大精美。从面文、形质看,越早形体越大,制作越精。而至后期,铜质渐粗糙,形体变小。铭文自春秋以来一直沿用“节墨之法化”、“节墨法化”、“安阳之法化”、“齐之法化”、“齐建邦法化”、“齐法化”几种。其中前4种刀身外轮高于柄部,后两种的刀身与柄部外轮齐高。大约到战国中期威、宣之时(公元前378-前324年),齐国国势达到鼎盛时期,齐国境内的刀币皆统一于“齐法化”的形式。 燕国货币。战国时期,燕国是北方大国,刀、布并行,燕明刀是其主要货币,晚期也铸行过圜钱。 楚国货币。从春秋以来,南方的楚国就一直保持着它特有的铜铸贝“蚁鼻钱”体系。进入战国,蚁鼻钱的流通区域更加扩大,同时爰金盛行,随着与各国贸易往来的增加,还出现布币。 秦国货币。秦在商鞅变法以前,国力薄弱,铸钱的可能性较小,且至今仍未发现史料记载与实物证据。若有铸币流通也可能是自其它国家流入的货币。秦孝公时商鞅去魏入秦,进 行变法改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铸币才有可能。战国圜钱始于魏,而秦是魏的近邻。魏流通的圜钱形式必因商鞅入秦而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在商鞅变法后铸行一两圜钱是可能的。《 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一事,则是指正式实行方孔圆形的“半两”钱。 秦国货币大致有一两圜钱、半圜钱、两甾钱、十二铢钱、半两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