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币制改革指中国西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帝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你整理的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始末,希望对你有用! 汉武帝图片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汉朝建立之初,承接着秦朝的弊病,国家贫穷困苦。于是汉高祖重税抑商,汉文帝亲耕用俭,汉景帝输粟充廪,加之山林川泽得以开放,田租赋税得以减免,至汉武帝初年之时,粮仓的粮食堆积腐烂,京城的钱财积累百万,百姓非遇水旱之灾皆可自足。然后,随着逐渐殷实的环境,更多的欲望也随之而生。百姓则依仗财富兼并土地横行乡里,衣食用度僭越等级,骄奢淫逸不守法度,攀比之气赫然成风。富商巨贾流于天下,奴役贫者,囤积居奇。 《汉书·食货志》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孟康曰:「二十两为溢。」师古曰:「改周一斤之制,更以溢为金之名数也。高祖初赐张良金百溢,此尚秦制也。上币者,二等之中黄金为上而钱为下也。」)铜钱质如周钱,(臣瓒曰:「言钱之形质如周钱,唯文异耳。」)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秦朝币制以黄金与半两二等并行,黄金为上,半两为下。 西汉建立初期继承了秦朝的币值。汉高帝统治时期,"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此处所说的"令民铸钱",即《汉书·食货志》曰:「铸榆荚钱。」或称榆荚半两。《史记》三家注曰:"按:古今注云榆荚钱重三铢,钱谱云文为「汉兴」也。"而"一黄金一斤"及其下"马一匹则百金",可见《史记·平准书》臣瓒注曰:"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汉书·食货志》师古注曰:「复周之制,更以斤名金。」故汉初在货币方面的调整,一是放开民间铸钱,二是黄金单位改溢为斤。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米一石需要一万钱,马一匹要黄金百斤,可见汉初市场上通货膨胀较为严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汉朝统治者的做法是抑制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