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51自学网 http://www.wanshiok.com
  历史是一门背诵的科目,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复习呢?下面51自学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2)海运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西藏——宣政院辖地
  地方:行中书省 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广州——江西行省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三、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
 词人代表作品风格
婉约派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 
  4、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
  (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