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是周长的学习中的重点,那么想要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周长的概念,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呢?跟着51自学小编一起来看看长方形的周长课堂实录,希望对您有用。 长方形的周长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师:孩子们,昨天我们学过了周长,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 出示学习目标: (指名读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自主探究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出示导学提纲: (指名读导学提纲) 1、摸一摸长方形作业纸的长和宽,并指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 3、想想长方形的周长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写出来,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长方形的周长= 4、正方形周长= 四、先学: 围绕导学提纲,学生活动,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后教: 1、交流长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 师:做好的同学请举手。谁愿意把你所做的与大家一起分享?先说说求这个长方形周长。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1:6+4+6+4=2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我把它的一周4条边都加起来。 生2:4×2+6×2=2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2条长,有2条宽,再合起来,所以算式是4×2+6×2。 生3:(6+4)×2=2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中有两条长和两长宽,我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2,就算出它的周长。 师:这种方法太好了!孩子们对于这三种计算长方形的方法,有的可能还不太明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演示过程。 (师结合多媒体的播放而解说,生边观察,边听。) (播放第一种方法的动画演示) 师: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长,一条宽,把它们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播放第二种方法的动画演示) 师:一条长,再加一条长,一条宽,再加一条宽,就是2条长和2条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播放第三种方法的动画演示) 师:一组长加宽,再一组长加宽,就是2组长加宽,这种方法好吗? 生:好! 2、感悟长方形的周长跟它的长和宽有关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纸张):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形,你能不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1:能。 生2: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那么要求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的—— 生:长和宽。 师:对呀,说明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宽有着密切的联系。 3、概括长方形的计算方法 师:再仔细观察,比较一下黑板上的这三种方法,哪种方法,你觉得最简便? 生:第三种。 师:请同桌交流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把它概括出来。 (生同桌交流,师巡视辅导,发现生概括不出来。) 师:提示一下,这里的“6”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4”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生:老师,我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们真棒!探究出了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长方形的计算方法) 4、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那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计算呢? 生1: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而且4条边都相等。所以5×4=20(厘米) 生2:我是这样想的,正方形的每条边都相等,都是5厘米,把它的4条边相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5+5+5+5=20(厘米)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一种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师:请听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12厘米,我是这样想的,它的周长有4个3厘米,3×4=12(厘米) 师: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算? 生:一条边长的长度。 师:谁来概括一下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生齐读。) 5、指导看书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里面是怎样算它们的周长的,并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生看书,填一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