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病句六大类型题有哪些呢?下面是51自学小编整理的病句六大类型题,欢迎欣赏 病句六大类型题1 一、语 序 不 当 1、多重定语正确排列顺序: 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①国家队里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女篮球教练。 2、多重状语顺序不当 多项状语正确顺序: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 ①许多同学在教室里昨天都同他展开了激烈地辩论。 许多同学昨天(时间)在教室里(地点)都(范围)同他(对象)展开激烈地(情态)辩论。 3、谓语次序不当 ①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4、关联词语次序不当 ①由于小李苦干加巧干,所以半年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小李由于 5、主客体次序不当 ①白求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是很熟悉的。 中国人民对于白求恩这个名字 6、对应次序不当 ①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7、分句次序不当 ①他不仅能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搭 配 不 当 1、关联词搭配不当 ①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虽然”改为“不但” “不仅”。 2、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①她那清亮、甜美、和蔼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和蔼”“歌声”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①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改正”与“缺点”不搭配,应说“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4、主谓搭配不当 ①他那和蔼可亲的容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不能“出现”,可与“又在我耳边回响”搭配。 5、主宾搭配不当 ①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主语“夏天”与宾语“花园”不搭配可改为“夏天的天山”。 6、动补搭配不当 ①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 条理、清晰。 应改为“写得---有条理”。 7、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①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积极”应改为“虚心”“认真”“耐心”等 三、成 分 残 缺、赘余 1、主语残缺 ①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的重要性的认识。 滥用介词,缺主语。 2、谓语残缺 ①作家应当深入生活,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才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目的。 缺少“目的”的谓语 3、宾语残缺 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了这家公司出售翻版光碟。 “的问题”。 4、定语残缺 ①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艰苦的” 5、状语残缺 ①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取代圆珠笔。 “用钢笔” 6、关联词语残缺 ①只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幸福的生活越过越好。 “才能” 四、结 构 混 乱 一、句式杂糅 1、不同句式杂糅 病因:两种句式混杂,造成结构混乱。 ①我们一定要叫珠江变个样不可。 否定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句式杂糅 五、表 意 不 明 一、指代不明 1、一中和二中在一次篮球赛中,最后一分钟终于把他们打败了。 “他们”指代不明。 二、语意未尽 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中国革命就大大地变了样。 前后主语不一致,意思不完整。 三、歧义 1、词语多义、多音造成歧义 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多义 2、层次结构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①翻译小说。 结构是动宾也可偏正。 3、词语管辖范围不确定造成歧义 ①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早有准备。指代不明。 4、连接界限不清、标点不当 ①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坐汽车去。“和”连接界限不清。 5、简略造成歧义 ①我看见张远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后句主语省略造成歧义。 6、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①制订工作计划前,厂里召开了党员、团员、群众会讨论。是分别开会,或一起讨论,表意不清。 六、不 合 逻 辑 1、偷换概念 在会上,大家谈了对学校的看法,看来,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看法”与“希望”,更换了概念。 2、前后矛盾 ①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笔、直尺和圆规。 其它什么也不准带 3、不合事理 ①只要是生病,就一定会发烧。 不合情理,太绝对。 4、判断不当 ①青年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青年人是时期”不当,“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时期”。 5、否定不当 ①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6、照应不当 ①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7、概念并列不当 ①学雷锋小组常常为孤寡老人做饭、挑水、搞卫生、干活等。 8、分类不当 ①校图书馆有许多小说,有长篇的,古典的,中国的,短篇的,现代的,外国的。 分类概念混乱。改为:有长篇的,短篇的;有古典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 病句六大类型题2 一、【语序不当专项训练】 1、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 2、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神秘的法老的咒语,但科学家们并不相信。 4、当时,许峰正在住院,听到有险情,带病走出医院,不顾医生的阻拦,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 5、学校一方面要把这次春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到处乱跑。 二、【搭配不当专项训练】 1. 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3.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艰巨和紧张。 4.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5. 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有的成分残缺,有的成分赘余。指出错处并改正。 1.记叙的顺序有多种,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顺序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叫倒叙。 2.崔健的演唱会达到了高潮,到场的大约六万左右的观众,也不约而同的随声应和起来,以至于分不清谁是观众,谁是演员。 3.比赛的这一天,下起了小雨,可热情的西班牙观众还是早早来到了赛场,热切地等待着观看这一场充满高水平的较量。 4.审题难度低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具备审题能力,所以审题训练仍是我们下阶段复习当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家不能忽视。 5.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四、【表意不明专项训练】下列句子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2.今年一年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现在就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而去年一年到这里看钱塘潮的总人数仅为十六万八千人。 3.处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局势,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朱由俭刚愎自用,气狭量小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4.有过艰苦的岁月,我们兄弟手足情深,在这中秋之夜,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精彩的演出呢? 5.生长在含金量较多的土壤里的玉米或慕容草,将其根、茎烧成灰,每吨灰内竟可提取出 10克黄金。 五、【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专项训练】 1、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2、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 3、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4、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六、【不合逻辑专项训练】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朱熔基此次率团访美,受到美国朝野和广大侨胞的热烈欢迎,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国总理,而是他本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2.参加广交会的中国公司经理们得到共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否保证产品质量,是求得生存、获取发展的关键。 3.禁止在铁路线路两则二十米以内或防护林边放牧,凡因上述行为造成铁路交通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4.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一起去静修庵革命。 5.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难道你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答案 一、【语序不当专项训练】 1: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 2: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分析:例1中定语与中心词错位, “助学贷款”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应改为“作为一种消费信贷的助学贷款”。例2系谓语与定语错位,应将“充足”后加“的”,调至第二句首,成为“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以和第一句结构相同。 3: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神秘的法老的咒语,但科学家们并不相信。 分析:应将“神秘的”移到“咒语”的前面,系多层定语修饰错位。 4:当时,许峰正在住院,听到有险情,带病走出医院,不顾医生的阻拦,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 分析: “不顾医生的阻拦”发生在先,应放到“带病走出医院”之前”。 5:学校一方面要把这次春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到处乱跑。 二、【搭配不当专项训练】 1. 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眼睛”须改成“目光”。)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 3.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艰巨和紧张。(应该分开说:“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4.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5. 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这里用“把”字结构将“插”的宾语“红旗和胜利”提前了,“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专项训练】 1.去掉"的经过" 2.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3.去掉"充满" 4.去掉"当中" 5.在句末加"的社会风气" 四、【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1."……决定,擅自把……"或"……决定,没有把……" 2."今年截止到现在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去年……人数为……" 3."有人认为处在……的局势,明朝灭亡是……" 4."……和弟弟一起去……"或"……和弟弟一个人去……" 5.去掉"竟" 五、【结构混乱专项训练】 1、本句将“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和“往往是由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2、本句将“之所以取得……”和“是……取得的”杂糅,可以删去“之所以取得”,也可以将后分句改成“是因为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 3、本句后分句要么说成“是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要么说成“是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4、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本句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六、【不合逻辑专项训练】答案: 1.改"而是"为"而且因为" 2.去掉"能否" 3."……事故,致使放牧者损失的,铁路……" 4.改"咸与维新"为"投机革命" 5.改"否认"为"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