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石榴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在理论与实践的揣摩中,更能促进教师呈现出一节好课。以下是51自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石榴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石榴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介绍自己对石榴的了解。 2、简介作者: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等,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等,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天上的街市》。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划出自己认为不理解的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交流。 1、字词 奇崛(ju ) 枯瘠(j ) 犀(x )利 皓(h o)齿 束缚(f ) 唾(tu )津 匀称(ch n) 柔媚(m i) 争妍(y n)斗艳 盎( ng)然 忍俊不禁(j n) 丰腴(y ) 2、明确本文的思路: 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构思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三、学生朗读课文。 每一位同学读一部分。 四、阅读第一部分。 找出表现了作者喜欢石榴的词语。并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 “最可爱”。 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表明作者对石榴的态度。炎热的夏天,面对火热的阳光而“开起了花”,在少数开花的树木中又属于“最可爱的一种”,由此可见石榴的不平凡。 那么,石榴的最可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画石榴的。 1、画石榴的时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 2、分三个层次。 (1)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 (2)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石榴花骨朵、单瓣花) (3)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 六、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字词抄写。 初中语文石榴教案的反思 上课之前,钻研教材很长时间,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寻找教学设计的灵感。《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为了设计好这一课的教案,我还浏览了网上很多篇不同的关于这一课的名师教案,并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学习每篇教案中的精彩之处,设计出了第一份教案,自己感觉还是挺满意的,觉得把该让学生掌握的、该讲的都罗列进去了。因为准备的时间有点仓促,只把教案拿去给同年级的老师看了一下,结果第一次试教下来,自己却感觉效果很不理想。 我这次执教的《石榴》一课文笔优美,课文的2、3、4自然段都有重点内容,我因为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重点而导致任何一个重点都没能处理得特别到位,并且还出现了时间不够的现象。在一篇课文重点较多的情况下,明明做不到面面俱到,何不加以筛选呢?与其因为时间的限制,在任何一个重点处都没能深入学习,只是一带而过,不如学会放弃一些,抓住重中之重,加以深入学习。 从上面这一点考虑,结合我第一次试教失败的经验,再加上同年级老师的宝贵意见,我又重新设计了第二份教案。这一次我重点学习课文的3、4自然段。其中第三自然段我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句子,喜欢的理由是什么,然后读读这些句子,重点让学生感悟成熟了的石榴的可爱和有趣。我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品尝,抓住石榴果实的形、色、味等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上恰当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同时很快地解决了文中生词的理解问题。照着第二份教案进行第二次试教,果然效果比第一次好多了。 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好像犯了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常有的通病:班级事务,凡事都喜欢包揽在身,什么都要为孩子考虑得非常周到,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要想到指导学生如何遵照10个步骤去做。这样的老师非常的细心,有耐心,但是同时也剥夺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去找到正确的方法,短时间内,这样的班级可以被老师带得井井有条,但是从长期来看,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的能力将有可能会被抹杀,这样的孩子往往胆小,缺乏主见。在语文课上也一样,设计好相关问题后,就该让尽量多的孩子尽量多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不该急忙打断,也不该急忙补充,代替学生说出他们心中的答案。突然觉得语文教学应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说教,给孩子增加一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减少一些规矩束缚,给孩子增加一些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教学《石榴》这课时,我也是没有用繁琐的串问让学生被动地去回答,而是通过精当的提问,实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在有层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今后,我还要在引导学生读上继续钻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