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来临之前,做好历史知识点的复习是很重要的。下面是51自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经济发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国大力援助。   内因: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和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表现:持续繁荣。   2.欧共体的成立   (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欧盟的成立   (1)时间:1993年   (2)单一货币——欧元   (3)性质: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4)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至2007年,已有27个成员国)   (5)影响: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国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日本;   (3)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表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4.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5.80年代中期以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实行“科技立国”的政策。   2016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 时间:1953--1964年。   2. 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 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 原因:   (1)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16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 经济(略)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 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2016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亚非拉的奋起   一、印度独立   1. 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 时间:1947年, 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3. 领导人:尼赫鲁   4. 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 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 收回苏伊士运河 (1956年)。   2. 非洲独立年(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3.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