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即将来临之前,你做了哪些准备了呢?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 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年) (1)起步阶段(1840~189年):1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1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年):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2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缓慢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年)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3.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内容是: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变革具体表现在:①工具变革: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②制度变革:各国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最能反映大变革本质的) 6.③思想变革:思想空前活跃,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①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②危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国家混乱; ③军队战斗力减弱,导致吏治败坏。 3.林则徐虎门销烟 (1)林则徐的禁烟措施:①收缴鸦片②严禁不法商人贩运和走私鸦片③虎门销烟 (2)虎门销烟的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对后世影响深远。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四) 一、冷战中的对峙 1、冷战政策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 (2)内容:①政治上:推出杜鲁门主义,1947年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政策,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②经济上: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是苏联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美苏争霸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①实力对比: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②领导人:赫鲁晓夫、肯尼迪;③苏联意图: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④重要事件: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危机的解决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2)70年代:①特点:美苏争霸达到高潮;②对策: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结束越战,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如1972年12月出兵阿富汗。 (3)80年代:①苏联对策: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核心的全球缓和战略;原因:经济困难;事件:1989年从阿富汗撤军。②美国对策:实现有限的缓和;原因:因扩充军备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遇到西、日本的激烈竞争。 4、冷战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一超”指的是美国,制定了全球战略,干涉别国内政,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多强”指的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2、科索沃战争: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狂轰滥炸;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原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日益密切。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3、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对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