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反应速率。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化学第二章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意义: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 3.计算公式: v=△c/△t, v表示反应速率,△c表示变化的浓度,△t表示变化的时间, ①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 ②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物质表示,数值可以不同。 4、特点 ③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④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如化学反应 mA(g)+ nB(g)= pC(g)+ qD(g) v(A)∶v(B)∶v(C)∶v(D)=m∶n∶p∶q 注意:比较反应速率时,可将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转换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2)外因:同一化学反应,外界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①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一定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少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少。 注意:纯固体(如碳)、纯液体(如水)没有浓度变化,改变它们用量的多少,其v不变。但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则v增大。 ②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减少压强,反应速率减少。 注意:a.增大压强实际上是增加了气态物质的浓度,因此压强对v的影响实质上是反应物的浓度对v的影响。 b.如果容器的体积固定不变,向体系中加入与反应无关的稀有气体,虽然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实际上各反应物浓度不变,故v不变。 ③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通常使反应速率增大;降温,使反应速 率减小。 注意:一般每升高10℃,v大约增大2~4倍。实际情况中,大多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v。 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可以成千上万地增大反应速率。 注意: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但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形状可以改变。 b.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性,但应防止催化剂中毒,工业生产上要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 3、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外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详细见课本) 二、化学平衡 1.研究对象: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程度问题 2.定义: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本质:v正=v逆≠0 4.标志: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浓度或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5.特点:逆、等、定、动、变、同 重点:1、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标志是v正=v逆,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生 成速率。其他标志还包括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有颜色的体系颜色不变等。 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1)常用公式:转化率=已转化量(n、C、V、m等)/转化前总量 ×100%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M=m总/n总(求平均摩尔质量)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推论(具体从略) (2)常用方法:三段分析法(列出初始量、转化量、平衡量)、差量法 2、化学平衡移动 (1)移动原因:外界条件改变,使V正≠V逆 (2)移动方向: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3)移动结果: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百分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4)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等,其规律符合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 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产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 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 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但对于反应前 后气体总体积不改变的反应,改变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