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下面是51自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会考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耕作方式的变革: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其中,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冶金业—— 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繁荣时期。 铁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制瓷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工匠烧制出了原始瓷器。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明代的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多种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纺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至少在五六千年前)。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两代都在那里设有官局,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古代商业的发展: 西汉“开关梁”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市之分。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那时还出现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我国最早银行雏形)和类似后世的汇票的飞钱。唐代后期,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南宋时,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 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时期,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南方)和晋商(北方)。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雍正帝也都强调该政策。 重农抑商的含义: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发展。 重农抑商的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短暂春天: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曲折发展:从1927~1936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战爆发前的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民族工业的萎缩: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奋力拼搏,但历史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