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考试之后,除了要对正确的答案,还要进行试卷的分析。下面是51自学小编网络整理的高二历史考试分析以供大家学习。 高二历史考试分析(一) 一、命题思路 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分值为100分。试题题型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非选择题分值为52分,整套试卷难度适中。 二、命题立意 以考查基础内容为主,兼顾能力考查。以会考说明为参照,突出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一些考查迁移能力试题的设计,引领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以适应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整体安排。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偏弱。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鍵词。 (2)答案中缺少关键字。有的同学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块,可是有很多是无关紧要的话,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老师逐字逐句的慢慢的研究答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看关键语句、关键词。 (3)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选择题和书本上一样的语句表述,可学生仍然做错,可见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 (4)答题不规范,没有格式。历史答案一般是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从头到尾没有序号,语言表述不规范,语言表达口语化严重;书写潦草;逻辑思想混乱。 四、学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由于是理科学生,从学生的整体看,考试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故学生对高中考试形式缺乏清醒认识,虽考前有过说明,但有些同学只是在课上听听而已,有的更是应付了事。二是对学习要求不重视。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初中学习思维,认为学习历史不需要记忆,只要知道就行了。不能整理相关问题,虽课堂教学给学生们一些强调,特别是重难点问题,但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五、应对措施 (1)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平时应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学习动态,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双方的交流学习。 (2)提供学习与考试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思路。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3)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注重练习的有效性。单元检测试题应精选,覆盖面尽量宽广,让学生在一次检测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形成迁移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顺利通过高中学业考试。 高二历史考试分析(二) 一、成绩分析 本次参与的联合体期中考试,我校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在联合体中排名第四,十堰市二中排名第七,再次领先于二中。校内高二年级历史考试成绩。 二、试卷评估 问题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知识点的考察严重不均衡。本次考试范围是必修三4个单元。第1单元,选择题11道,第2单元8道,第3、4单元各3道。材料题第26题,26分,又是第1单元,第一单元分值48分,将近一半。二是难度大。9道第1单元的选择题的题干全是引用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解读能力不到位,有的甚至完全不理解,有2道创新题,数字连线和画图结构,学生无从解析。 优点方面。也是两个方面。一是能力立意明显。二是贴近生活。如26题第3问,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近代以来西方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7题第2问,概括西方群体性休闲文化兴起的背景,第3问,谈如何理解面对互联网这一世界潮流“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学生不陌生,基本都能够找到一定的答题语言。 三、从考试中发现的教学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很好把握好政治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及科技文化史的关系,讲课,有时只见树木,跟时间有限,不宜展开有关系。 2、是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够。近些年来,史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首先,从宏观方面看,当代史学逐渐确立了“由下而上”的研究价值取向,历史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宏大叙事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社会底层芸芸众生和民生。研究领域也从政治史、制度史拓展到社会史、经济史、城市史、家庭生活史以及一些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领域。其次,近年来在史学界,对一些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亦有重大突破。如,对“明清社会衰落论”的新认识,对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等人的再研究,等等。有些问题虽然史学界仍有不同意见,但是毕竟推陈出新,促使历史研究的深化。总之,这些研究成果应该吸收到高中历史课程中来。 3、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注重知识灌输,留给学生思考、体验与感悟的空间较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下一步打算 1、课程目标上和课程结构上,贯彻讲述不超过25分钟,站立诵读5分钟,回答问题5分钟,巩固练习5分钟。 2、每节课、每星期,都要有计划,按照计划去做,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把规范当作一种习惯。 3、对学生多精神鼓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性对待学生。肯定学生对的地方,以引导性的语言提示学生,以鼓励性的语气引导学生。点燃学生自信,自己也要把乐观自信带进每一节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