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别开生面,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鲁迅先生,下面是51自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 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 把握细节 沉浸感悟 五、教学建议: 鲁迅这个名字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 概念而零散的 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 因而建议如下: 1、在课前可推荐阅读《〈呐喊〉自序》鲁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 些关于鲁迅人生历程的资料 2、力图通过文本的研读 对字词的感悟 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 含蓄 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的确 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 而谈及鲁迅其人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沉浸课文: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迅速浏览课文 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完善 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 生活场景 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 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 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品词识人 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 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 便戴起眼睛来看 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逆流而上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 有些感动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四)深入探讨: 回味悟旨 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 但倾注满腔真挚 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 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 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正如人们所说 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五)作业: 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以及唐弢《锁忆》比较两者之不同(描写侧面或写作手法)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因此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和搜集鲁迅的一些资料,我这一节课主要从读、论、聊三个层面来进行教学。 首先是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中主要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反应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 其次是论,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感悟,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 最后是聊,教学中我试图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与学生分享,并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得到学生的不同理解。理解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联系的过程。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打通学生的思路:一是引导学生与生活联系。有人说善于读书的人,不仅能够读进去,更要能走出来。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如鲁迅走路的动作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读信那部分结合平时老师遇到做作业马虎的同学时候的心情。二是引导学生与历史资料相联系。这篇课文有两个难点,一是鲁迅先生的笑,二是鲁迅先生踢鬼。这两处都有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求学生对时代背景比较了解,因此我与学生交流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三是引导学生与插图和文本相联系。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次看图,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别人穿什么我是看不见”等句子。上了这节课,我觉得我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够好:一是我没有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课文中的6个生 字、3个多音字、和两个文言词汇的学习任务,我全都交给学生了,现在想来未免太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了;二是我的教学重点还不够突出,特别是两个关键句子的把握,还很不到位,也许很多学生还是人云亦云;三是我的教学方式还有些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才明白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真的拥有太多的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不容易,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不容易,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不容易??而这些方面,我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月朗星稀”,而别的老师的课堂上却“众星拱月”的主要原因。每当想到自己在课堂上言辞枯竭,我恨不能自己化作一条涓涓细流;每当想到自己在课堂上黔驴技穷,我多么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成为坊小的一员我是荣幸的,能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我就是荣幸中荣幸了。教学十年,我仿佛又回到了刚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个原点,希望各位“先生”给我指明方向,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再踌躇!
看了“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的人还看了: 1.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2.《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设计(2) 3.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读书札记 4.高一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