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一 > 高一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教案

51自学网 http://www.wanshiok.com
  必修二地理的人口变化分为两个内容,名字相似,教案却大相径庭。下面是51自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教案,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带来一些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课标分析
  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
  A、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
  B、 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
  C、 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D、 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三、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 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 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 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六、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七、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2课时
  十、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与备注
导入播放视频:世界人口的增长
给出问题:材料中说明了世界人口的什么特点?
带者问题看视频
初步概括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视频内容丰富易激发学生兴趣,带者问题观看其目的性强,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特点
引导读图:
课文图1.2“10万年来人口增长”结合地图册“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
1、两张图有何异同?
2、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哪个阶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3、图1.3表示出第几次科技革命人口最迅猛增长?
4、对比农业革命前与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快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独立读图思考,并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以四大组为单位竞争回答或补充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掌握读图方法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
 
 
2、人口数量在空间上的变化特点
 
 
 
 
 
 
 
 
 
 
 
 
 
 
过渡:近100年来世界各地人口都在迅猛增长吗?
引导读图:图1.4“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1、图中哪3个大洲人口数量增长较多?
2、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大洲就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3、为什么近50年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以欧洲为例)
4、为什么近50年来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飞快?(以亚洲为例)
 
 
过渡: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不同,人口政策也有所差别,引导读图1.5及阅读部分并思考:
5、表中有几个发展中国家?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增长率。
6、假若把我国的人口政策与日本对调,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合作探究:分2大组各讨论一种地区,组内以4人为单位。
讨论分析,组间交流,得出结论
 
归纳两大洲人口增长的共同影响因素
 
 
 
 
 
阅读并分析图表
 
 
 
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培养读图分析与挖掘信息的能力,明确人口基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分摊任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突显两大洲的可比性。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学会分析与归纳人口增长区域差异的原因,并能理解区域文化对人口的影

 
 
 
 
假设具极端性,易激发学生兴趣,能深刻理解不同地区人口问题,辨证地看待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3、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2、 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
 
 
3、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特点
 
 
4、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简介人口增长模式
引导读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间有什么关系?
2、图中有哪几种人口增长模式?各有何特征?
对应图中横坐标给出表格
 
3、人口增长模式是如何实现转变的?为什么?
引导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给出要求:
A. 把表1.2“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转变”绘制成曲线图
B. 完成活动第1题
指导评价展示曲线图
过渡:从古到今生产力水平不同,不同地区之间同样存在差异,请分析判断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给出资料:“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自主学习:读图并完成上表。
 
分析利用案例1,并绘制曲线图
 
合作探究:结合学生自己绘制的图与表格分析模式的转变与各个指标的变化关系。分析并归纳模式转变的原因及找出主要原因,完成活动第一题。
 
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11.00.1
发展中国家2.50.91.6
全世界2.20.91.3
中国1.50.90.6
 
利用图1.6对应判断以上四种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填表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图与表转换,锻炼动手绘图能力
 
 
 
进一步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生产力水平是主要因素
明确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乡土地理探究
 
过渡:我国在2000后以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而我国领土广阔,区域内部还是有差别的,可知泉州地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课前布置的人口调查:
引导分析:1、调查的结果说明了泉州的人口的自然变化有什么规律?
给出资料:“1965-2006年泉州地区人口自然的变化情况”并转化为曲线图。
引导分析:2、 1965年与2006年泉州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各项指标有何特点?分别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
3、两种模式如何转变?原因是什么?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与芬兰是否相同?
 
延伸:泉州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了,计划生育政策也习以为常了,有人说计划生育可以松一口气了,你认为呢?
除此以外泉州已经没有其他人口问题了吗?
 
 
 
课外调查
调查内容为:1你的爷爷或奶奶的亲兄弟姐妹有几个?
2、你的父亲或母亲的亲兄弟姐妹有几个?
3、你的亲兄弟姐妹有几个?
4、最近几年结婚的某一亲戚一般生几个孩子?
 
 
 
 
 
 
 
读图表分析
 
 
合作探究讨论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写成小论文。
 
结合乡土地理进一步巩固与延伸,
 
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处处皆地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
 
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强调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关键作用
进一步重视我国我区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人口要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意识,增强法制意识。
 
  课堂小结:略
  课堂课后练习:略
  板书: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

  1.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目标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关于人口的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
  B.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
  C.人口迁移扫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
  D.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C.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D.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
  4.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朝到周朝我国的人口重心均分布在黄土高原
  B.东汉末年,南方的居民开始陆续北迁
  C.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3左右
  D.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争不断发生,人口数量减少
  5.下列关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说法是错误的                ( )
  A.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东移
  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C.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D.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部和西部
  6.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         ( )
  A. 由农村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   ,而且频率   。      (  )
  A.增加,减慢 B.增加,加快 C.减慢,减慢 D.减慢,加快
  2.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3.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4.造成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人们被迫迁往他区
  B.战争频繁,社会不稳定,人们为生存被迫迁移
  C.经济发展,收入增多,人们有条件外出旅游
  D.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人们想法外出打工谋生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根据材料完成5~7题。
  5.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原因 B.交通发展 C.国家政策 D.文化传统
  6.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      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7.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               ( )
  A.秦汉时期 B. “安史之乱”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             (   )
  A.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 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
  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的大量增加。
  (2)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____到____;二是从_____到_____和______。
  (3)和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其目的主要是_____和_______。
  (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阅读《美国的移民史》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移民史
  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数不到400万。后来,许多西欧移民,加上不计其数的被带进这个国家的非洲人,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和边疆农场提供了劳力。他们建造了工厂、道路和运河,向西推进,在美国领土的边境地区定居就业。
  到了1880年,已有大量中欧人和南欧人开始谋求去美。
  内战以后,许多亚洲人开始来到美国。
  最近几年,成千上万的难民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涌进美国。
  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所有美国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
  (1)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是由著名的航海学家_________开辟的,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国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_移向_________,从_________流向________,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3)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________干活;“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__人。
  (4)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____________(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_________,人口大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试分析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B 点拨: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
  2.D 点拨: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3.D 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4.B 点拨:东汉末年,北方的草原民族陆续内迁。
  5.A 点拨: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6.B 点拨: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为由农村到城市。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B 点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人口迁移数量增加频率加快。
  2.B 点拨:全球来看,人口迁移属于机械增长,人口数量变动小。
  3.C 点拨: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4.B 点拨: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发生了战争,因此社会不稳定。
  5.C 点拨:三峡工程修建使库区人口大量迁移,这是国家政策调整。
  6.A 点拨:库区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城镇向城市迁移,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7.A 点拨: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秦汉时期。
  8.D 点拨: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1)发展中、60、30、10 (2)发达、10、20、70 (3)城市化、城市、②、①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
  (1)频率大,人口迁移数量 (2)农村 城市 内地 沿海 工矿地区
  (3)自发 务工 经商 (4)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 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市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性质和方向等问题的理解情况。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1)哥伦布 葡萄牙 西班牙
  (2)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 未开发国家 政治因素
  (3)英 奴隶 劳工 西部的铁路上 印第安
  (4)内 开发国土 东北部和中西部 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 美国南部和西部建立了石油化工和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量人口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读图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美国移民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要求学生能从历史和地理角度去考虑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①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②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人口的数量变化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并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基本类型。
  9、人口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它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两种差异形式。目前发达国家和地 区多处于现代型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处于传统型增长模式;全世界的增长模式总趋势是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0、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差异性是由于各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各国、各地区人口的数量增长幅度不同,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上一篇: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下一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