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六年级数学的教学,数学老师要如何设计好呢?下面不妨和51自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青岛版六年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青岛版六年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 [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 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 ………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 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3、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独立解决这一问题好吗? 4、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 68+4=72(公顷) (2)272×1/4+4 =68+4 =72(公顷) 学生在多次交流解题步骤中,教师板书数量关系: 天坛公园的面积×1/4+比天坛公园多的面积=故宫的面积 并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让学生分析线段图。 [设计意图]学生是探究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这里把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放在首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刚才同学们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综合算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你能试着用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决你们提出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吗? 学生独立解决。(根据学生情况,如果画图有困难,可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 (2)30×(7/10+2/15) =21+4 =30×25/30 =25(处) =25(处) 6、让学生展示线段图的画法,说清解题思路。 7、点题并板书:分数应用题。 8、单看这两个算式的计算,你能想到什么运算律?有什么启发? 9、小结: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率沟通,为后面的练习搭建了平台。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独立完成(第75页第2、3题。) 指生回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重点说出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针对性练习,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数量关系要让学生反复说,目的是让学生从理论上加以理解。 四、回归实践,拓展运用。 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现在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 现在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 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课题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提倡重视学生充分地经历问题的产生、发现、探索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充分注意这一点,注重让学生参与到解题思路的分析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这种基本解题方法,在充分经历中感悟,在充分感悟中提炼,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中国的世界遗产,说一说你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 (学生回忆并交流上节课所学知识。) 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旧知识,引发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实际运用,整理提升 1、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自己探究出了一些分数计算的规律,现在我们分组来计算自主练习第1题,看看我们的发现是不是在分数混合运算中都可以运用。按组每人计算3道,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先交流答案,再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2、自主练习第4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4道计算题各应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再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 3、想一想:整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分数吗? 4、自主练习第14题。 谈话:既然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大家翻到课本78页,看看14题能运用到那些运算律? 全班交流后,学生自主练习。 [设计意图]把计算题放到课堂上进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自然而然的领悟到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另外,这种专项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大有帮助。 三、专项练习,巩固加深。 1、自主练习第8、13题。 要求: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对乘加、乘减的分数应用题加深理解,达到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的目的。 2、自主练习第15题。 口头解答,说出列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为学生独立完成16题扫清障碍。 四、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聪明小屋 出示题目让学生讨论:要求上层原来有数多少本?根据已知信息得先求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问题先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进行解答,再找最后的答案。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五、课堂作业 自主练习11、12、16题。 六、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复习课,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起到引领作用。不同形式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加深并总结出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不同形式的内容和练习从易到难逐步递进,即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效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平度市蓼兰小学 王秀霞) 信息窗3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3~86页。 教材分析: 信息窗呈现的是世界文化遗产x藏布达拉宫的图片,通过导游介绍的形式出示信息窗中的文字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该信息窗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以及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对于本部分知识的教学我们要特别重视利用线段图进行教学,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出基本的等量关系,再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分数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索问题的习惯。 4、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下一页更多有关“六年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