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是中国古典民歌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51自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木兰诗》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木兰诗》教学反思 〖多媒体语文教学之我见·不要刻意追求感官冲击,要注重思维训练〗 多媒体给感官提供了生动具体似乎可触摸的形象,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为忠实地再现课文中的情景煞费苦心,刻意追求感官冲击,学生虽然把握了事物本身,但同时也束缚了自身思维的拓展。 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在学习者脑海中的再现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最终目的。多媒体通过对文学作品所涵括的文字,声音,图像,颜色,情节等的处理只能得到初步审美要求,却无法更深地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而多媒体的显示让学生以为这就是作品的全部,作品形象就是“这一个”,从而使学生不愿思考,不去创新。正如描绘一个人,用浓重的笔墨把它的穿着丝缕再现出来却让其性格模糊不清。 如教《木兰诗》,多媒体可以借助教学录相展示木兰出征的英姿,全体学生就依照画面形象都认定“木兰”就是这个样子。语言文字是丰富的,而学生受画面形象限制并不能更多的进行再创造。这样就使学生缺少主观感受和理性分折,从而导致思维萎缩。 由此可见,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而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感官的冲击来代替完成,更不是越张扬效果越好。有时需要的恰恰是一种无声,无画,无动作的空白效果,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地去填补这空白,填补空白的过程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各种途径适当完成课文人物。景物乃至意境的提示性再现,为展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营造气氛,用多媒体适可而止地渲染情景,有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同时要重视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意提示,借助于作品本身的语言文字所昭示的信息,然后凭着自身生活底蕴的主观体验,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欣赏的对象上,在自己的头脑中构筑出一个个文学形象,一个个抒情意境,从而与作者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获得愉悦感,在对作品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实现抽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培养。 〖简约与实在──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笔者教学《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四、五十号人齐声朗读,就像四、五十台织机进了教室!我反背着双手,眼睛微闭,醺醺然徜徉于清脆的朗读声中。读到慷慨处,学生以手击桌,以助其铿锵之势。霎时间,书声如令,击掌似蹄,宛如花木兰的铁骑兵轰轰然开进了斗室! 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当然,这种简单与朴素不是马虎了事,而是厚积后的薄发,是深入研究学情,反复揣读课文后的精当设计!真希望我们的语文先生们不要再迷恋那些形式上的热闹,把功夫花在读书上,把课上得实在点。不信你看孔子那位世界级的名人,他在教授弟子的时候,哪一次花样迭出的呢? 〖刍议语文教师如何具备“教学机智”·要有机敏生动的教学语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教学机智说到底就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语言能力。在媒体发达、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一名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每天面对着五六十个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学生,要想都做到机巧而及时地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从新课标要求的角度来说,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机敏生动的教学语言,这种语言表述出来应是真诚的、实事求是的、不乏诙谐幽默的。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很好地驾驭课堂,完成师生共同学习的任务。 如一位教师上《木兰诗》,问“唧唧复唧唧”的“唧唧”除课文注释上的“织机声”外,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声音?有学生解读为“叹息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有学生解读为“虫鸣声”(木兰勤劳日夜织布)。教师备课也就准备了这另外两种答案。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是木兰坐的椅子发出的声音”,因为木兰心事重重,坐立不安,椅子就会发出声音。教师急中生智,幽默地说:“怪不得你最后发言,刚才我看你就是‘坐立不安’,身体动来动去,是不是听到自己椅子的吱呀声才这样理解的呀?”那学生点头称是,但主要还是联系上下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教师表扬该生感受和理解独特,因为“诗无达诂”,能解释得通即可。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学课堂〗 除了进行有准备的活动外,还可以随时进行随机性的表演。 如在进行完《木兰诗》中的一、二段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出木兰下决心替父从军的情景,或用书上语言进行表演;或可以增加难度,用白话文进行表演,或让其他的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背诵的配合。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得到更好的深化,课堂更充满了创造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谈语文课堂上提问的作用及实施·提问,是师生沟通、生生合作的课堂表现形式之一〗 课堂提问,是依托语文学习材料,师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产生思维碰撞生发的,师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运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这需要教师既立足于学生,又要引导得法,力图使学生能超越“自我”,从问题的中国到问题的终点要有质的飞跃,让师生享受到语言、心灵沟通的愉悦。在不断的提问及思考中,双方都找到了“自我”,也有机会能够提升“自我”。 生生合作,往往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也是目前要大力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大家一起相互请教,相互倾听,热烈讨论,共同进步。问题常常能引发同龄人的争执,这恰恰体现了提问的价值。就某一学习材料,老师质疑,学生讨论、分析,或学生相互问难、商议。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知识获取的过程,这种效果正是提问手段的目的。 《木兰诗》一课的教学,师生先共同确定提问的范围及要求──有助于理解课文大意,有助于背记诗句。接着,学生分小组拟定具体问题──哪些是优美的诗句?怎样根据关键词句串讲大意?如何划分朗读节奏?故事中的记叙要素体现在哪些相关语句中?你背诵古诗的经验和方法是什么?最后,同学们在磋商、交流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堂课的学习形式就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大家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经历思维锻炼的过程。 〖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 在教学《木兰诗》时进入质疑环节,学生会提出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为什么把父亲称作“爷”,这一称呼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能全面一点相关的知识吗?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是怎样的?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为什么放着高官不做?这是否体现了她不慕荣华的高贵品质?在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巾帼英雄”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偕指妇女,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那么,除了出征打仗,还有哪些女性称得上巾帼英雄呢?中外影视作品中,对木兰形象的塑造相同吗?这些问题有的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而有的如“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她们除了出征打仗,还有哪些女性称得上“巾帼英雄”,这一问题,就是教师始料未及的。 在古代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言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以立德为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以立功为名,李清照、朱淑员以立言为名,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的塑造可引导学生阅读法国司汤达《巴玛修道院》、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两部小说中吉娜尔曼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鲜活的体验大量涌现,开放目标不期而至,此时,不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教案的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欣赏课,让学生展示才华〗 在文学欣赏课上,可让学生依据形象(意境)进行再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的再创作,可以诉诸文字,也可以是其它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多媒体艺术等)。 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学生在欣赏、品味木兰刚柔相济的形象后,不少爱好绘画的学生当堂勾勒出木兰梳红妆、着武装的两种不同气质的画像。这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化理解,又沟通了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联系。 〖张扬阅读个性 尊重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主要标志和有效策略〗 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是经过作者“再创造”以后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既然是经过作者加工创造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那就不是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了,其中就渗透进了文本作者个人的感情、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可见,课文的内容所反映的意义就大大地突破了社会生活本来的意义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只能根据教育目标和自己的理解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除尊重文本作者和教师的理解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经历去理解文本的内容。因此,课堂就出现了对内容理解的多元化现象,这种多元化,正是个性化阅读在阅读内容理解上的反映。 如:《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同学们有各自的理解:①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②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中语文《木兰诗》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