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3DMAX C语言 Pro/E UG JAVA编程 PHP编程 Maya动画 Matlab应用 Android
Photoshop Word Excel flash VB编程 VC编程 Coreldraw SolidWorks A Designer Unity3D
 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一 >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51自学网 http://www.wanshiok.com
  分类和归纳,是复习知识点时不可忽略的步骤。下面是由51自学小编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一)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
  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②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C(s)+H2O(g) CO(g)+H2(g)。
  ④ 铵盐溶解等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
  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
  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可理解为,由于放出热量,整个体系能量降低
  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
  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可理解为,由于吸收热量,整个体系能量升高。
  5、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6、负极 Zn-2e-=Zn2+(氧化反应)
  Zn+2H+=Zn2++H2↑
  正极 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Zn → Cu 电流流向 Cu→ Zn
  7、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8、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活泼的作负极失电子
  ②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二次电池:可充电的电池
  二次能源: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常见电池 干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电池 镉镍电池 燃料电池(碱性)
  9、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10.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二)

  1. 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a. 负极反应:X-ne=Xn-
  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 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 干电池(锌锰电池)
  a. 负极:Zn -2e -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B. 充电电池
  a. 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 + SO42--2e-=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
  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 +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5、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B. 计算(重点)
  a. 简单计算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B. 外因: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7、化学反应的限度
  A. 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C.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8、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9、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10、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核能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三)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4、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5、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6、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7、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
  8、原电池
  负极(Zn):Zn-2e-=Zn2+
  正极(Cu):2H++2e-=H2↑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a.有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者其中一个为碳棒)做电极,其中较活泼金属做负极,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
  b.有电解质溶液。
  c.形成闭合回路。
  d.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9、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 极性键
  化学键 离子键 非极性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形成。
  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A型,如:H2,Cl2,O2,N2中存在非极性键。
  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B型,如:NH3,HCl,H2O,CO2中存在极性键。
  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活泼的金属(ⅠA、Ⅱ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ⅦA)间形成,如:NaCl,MgO,KOH,Na2O2,NaNO3中存在离子键。
  注:有NH4+的化合物一定形成了离子键;AlCl3中没有离子键,是典型的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HCl,H2SO4,CO2,H2O等。
  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Mg(NO3)2,KBr,NaOH,NH4Cl。
  10、元素周期律:
  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所以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Fr (自然界中是Cs,因为Fr是放射性元素)。
  ③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条依据:
  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剧烈则越容易释放出H2,金属性越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c.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4=FeSO4+Cu。
  d.原电池的正负极,活泼性:负极﹥正极。
  ④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三条依据:
  a.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结合则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c.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Cl2+H2S=2HCl+S↓。

 
上一篇: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单元总结  下一篇: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